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10年3月31日引入融资融券业务后改变了股票的“单边市”,我国股市严格的卖空限制被打破。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以来经历了六次大扩容,两融标的从最初的90只增加至1600只,两融业务规模从659万增加至8000亿人民币。两融业务条件下,无论是卖空投资者还是买空投资者都能根据自己对市场行情的预判做出相应的交易选择:一方面,当股市行情存在被高估的情况时,看跌投资者可采取融券交易借入股票高卖低买,让股价更多的反映公司的利空消息,有利于抑制股价上升。另一方面,当股市行情存在被低估的情况时,看涨投资者可以采取融资交易,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借入资金低买高卖,获取利润。让股价反映更多公司利好消息,推动股价上涨。融资融券使得掌握公司信息的交易者有套利的空间,投资者的行为能反映公司特质风险。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给投资者买空卖空交易机会、起到反映公司特质信息的作用,对于股票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两融业务对股票的波动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部分学者认为两融业务起到了传播公司层面信息的效用,能够降低股票的波动性。然而我国股票在2015年行情惨淡,市场波动性加剧,融资融券业务为许多学者所诟病,认为该交易有“追涨杀跌”的效应,反而放大了股票波动率。因此两融业务到底是提高了股票波动性还是降低了股票波动性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2016年12月12日第五次大扩容作为研究时间节点,采用月度数据,以2015年1月—2018年12月作为研究区间。使用FF五因子定价模型估计出股票特质波动率。采用DID双重差分法来分析扩容前后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变化。将2017年1月新进入两融标的的股票作为实验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得出对照组,对照组为研究期间未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对照组与实验组除是否为两融标的外,其余指标均一致。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事件前期间,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为事件后期间。以双重差分法来分析扩容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变化来探究扩容事件的影响。由于我国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规模相差悬殊,文章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将融资融券余额、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它们各自对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影响如何。最后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重新构造特质波动率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文章实证结果为:第一,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得出事件后股票的特质波动率会放大,即股票被纳入第五次扩容标的后特质波动率反而提高了。第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融资融券交易整体上提高了股票特质波动率。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的影响相反:融资交易提高了股票特质波动率而融券交易降低了特质波动率。最后文章从应用角度,从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这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政府要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有选择的扩大两融标的并监督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公司应提升价值,定期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信息公开;投资者应进行价值型投资,做理性投资者,关注市场交易方向,不做“追涨杀跌”的噪声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