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胰管结石(pancreatic duct stone, PDS)为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自1667年DeGraaf首先描述此病后,大量学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案、治疗方案、预后及其转归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随着近年来影像诊断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MRCP、ERCP、CT的出现,此病检出率逐年上升。虽然本病的发病率很低,但可加重慢性胰腺炎,增加对胰腺组织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可诱发胰腺癌的发生,因此对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目的总结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提高胰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32例经手术治疗或内镜治疗的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获取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主要临床症状、手术及内镜治疗方式、住院时间、预后及随访等基本信息,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和内镜组。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手术组和内镜组临床疗效,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3.6:1,平均年龄39.47(23-67岁)。32例患者均伴有腹痛,且均号慢性胰腺炎合并存在,其中24例(75%)伴腰背部放射痛,2例(6.25%)伴有绞痛及剧痛;9例(28.12%)伴有腹泻;15例(46.88%)伴有体重减轻;4例(12.5%)伴有糖尿病;1例(3.13%)伴有黄疸;3例(9.4%)伴有发热。32例患者实验室检查中,4例(12.5%)伴有空腹血糖及尿糖升高;9例(28.12%)伴有血淀粉酶升高;8例(25%)伴有尿淀粉酶升高;1例(3.13%)伴血清胆红素升高,余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术前行B超、CT、ERCP和MRC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6.7%、93.3%、85.7%和100%。32例均行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组20例,内镜治疗组12例。手术组和内镜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内镜组住院时间较手术组住院时间短;在年龄、病程、随访时间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痛缓解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内镜组;在腹泻、体重减轻、糖尿病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39个月(2-60个月);术后腹痛部分缓解7例,完全缓解23例;手术组20例未见结石复发,内镜组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20个月发现结石复发,均再次行内镜取石,至随访结束时未见复发。死亡2例,外科手术组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内镜组1例于术后15个月死于胰腺癌。结论胰管结石的诊断以MRCP无创检查为首选方法;根据胰管结石的临床分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可取得可靠的疗效;内镜治疗也可作为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