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今天,膝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可致畸的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已日趋成为社会及家庭的沉重负担。针灸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疗法逐渐被患者所接受,然而目前对该病的针刺选穴多局限于患膝局部,不够精简,操作又不便,所以尚需探寻一组可靠优效的选穴以提高疗效及可操作性。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胃与心包相通理论为指导理论,来判断据此而选穴治疗膝外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膝关节炎是否确切有效,希望为该病的治疗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方法:将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院区传统疗法科和大德路院区骨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标准的膝关节炎患者61人,通过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别分到治疗组(相通理论组)和对照组(常规穴组)各31人和30人,其中治疗组选取内关及大陵穴进行针刺,对照组选取常规所用腧穴施针,全部留针30min,隔日施针1次,一周3次,4周为一个疗程,总共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均填写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与Lequesne M G膝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表,并将各得分值输入电脑后,统一选SPSS 22.0统计软件来处理,依据资料类型,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如属于两组内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属于两组间的对比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用t’检验。最后评估这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优劣。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WOMAC得分及Lequesne M G得分的对比,提示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可比,基线水平一致。(2)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自身前后WOMAC得分各项及Lequesne M G得分的对比,提示P都<0.05,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即用胃与心包相通理论指导选取内关及大陵穴治疗与用常规穴组治疗在改善患膝的疼痛、僵硬、活动不利等方面都有疗效。(3)在对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穴组进行WOMAC得分各项及Lequesne M G得分的对比,在疼痛、活动不利和总分方面,提示P都<0.05,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僵硬方面,提示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用胃与心包相通理论指导选取内关及大陵穴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及活动不利方面,疗效优于常规穴组,但在改善关节僵硬感方面,两者暂无明显差别。(4)治疗组显效共7人,有效共21人,无效共2人,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显效共2人,有效共23人,无效共6人,总有效率是80.65%。疗效通过秩和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组及对照组都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和活动不利等不适,提高其生活质量;(2)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不利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在僵硬方面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应用胃与心包相通理论指导选取内关、大陵穴来针刺治疗膝外侧疼痛为主的膝骨性关节炎确有疗效,且在改善患者患膝的疼痛、功能等方面效果优于常规局部取穴针刺法,可以供临床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