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前桥转向汽车多极限环自激摆振及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前桥转向载货汽车由于制造成本低,操纵简单方便,能够保持重载工况下的转向稳定,而且能减小对路面的损伤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双桥转向重型车辆普遍存在着自激摆振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多极限环自激摆振现象,不仅会加剧轮胎的异常磨损,而且会使驾驶员难以控制重型汽车的行驶方向,极大影响重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以及行驶安全。国内外学者对双前桥转向重型汽车的研究以转向机构的设计优化和转向特性的分析为主,而对于重型汽车的自激摆振现象,尤其是对多极限环摆振的研究较为少见。为研究双前桥转向重型汽车多极限环摆振现象,本文针对某型8×4重型汽车,采用理论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多极限环摆振特性,且提出了能够抑制多极限环摆振的控制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考虑轮胎的动态侧偏特性、转向系的非线性干摩擦和路面行驶状况的影响,建立车路耦合的九自由度双桥转向系统摆振动力学模型,应用Hopf分岔代数判据判定双桥转向系统自激摆振的存在性,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双桥转向系统的多极限环响应,并分析路面附着系数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的影响。(2)研究双桥转向系统刚度以及阻尼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的影响,寻找对摆振特性影响较大的刚度以及阻尼参数,并建立能够抑制双桥转向系统多极限环摆振现象的刚度以及阻尼控制模型。(3)在双桥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考虑悬架以上结构侧倾和整车侧滑对摆振系统的影响,建立十一自由度整车摆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重型汽车整车摆振系统的多极限环响应;另外,研究上述建立的转向系统刚度以及阻尼控制模型对整车多极限环摆振现象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系统以及整车均存在多极限环摆振现象,且摆振特性对道路行驶工况的变化较为敏感;转向系统参数中,后纵拉杆刚度以及转向横拉杆阻尼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有较大地影响,建立的刚度以及阻尼模型能够有效地抑制双桥转向系统以及整车的多极限环摆振现象。
其他文献
超细有机颜料比表面积大、着色强度高、色泽鲜艳,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特别是随着喷墨印花和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为超细有机颜料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了制备分散稳定性高和品质优良的超细酞菁蓝颜料,本课题采用烯丙基型可聚合分散剂对酞菁蓝颜料进行分散,然后在超细酞菁蓝颜料表面引入共聚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超细包覆酞菁蓝颜料。详细考察了可聚合分散剂结构和用量、加工工艺对超细酞菁蓝
当前,线性振动和线性隔振理论已经被研究地比较透彻,并且在工程实际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许多实际工程问题。然而,实际问题中产生的振动绝大部分都带有非线性因素。但非线性隔振理论及应用当前仍处于不断探索研究阶段,低频振动的隔振仍然在工程领域中面临挑战。从振动传递率曲线可知,如果激励频率不小于隔振系统固有频率的2~(1/2)倍时,那么系统才会达到隔振效果。众所共知,弹性元件刚度越小,隔振系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PTT织物是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的具有形态记忆功能的一类产品。   本文针对PTT织物采集市场上已有的21只品种,在分析其主要规格的基础上,选择FAST和KES系统分别测试PTT织物的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供应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峰谷用电的差值越来越大。为缓解电网的压力,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执行峰谷电价政策,实行电费分时段计价,目的
腈纶纤维由于其具有疏水性,易起静电,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传统的改性方法需要在高温、强酸、碱的条件下进行,会造成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发生变化,强度和手感都有明显下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技术(Liquid Composite Molding,简称LCM)属闭模技术。作为世界公认的低成本制造技术,以其产品质量好、产品性能受操作者影响小、产品重复性好和环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