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猕猴桃果实具有诱人的绿色果肉组织。猕猴桃果实叶绿体是否具有光合功能,其生理与结构有什么变化规律,是国内外学者颇感兴趣的理论课题。纵观国内外猕猴桃的研究现状,尚未见到关于猕猴桃果实叶绿体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特征动态变化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运用Imaging-PAM、光谱、电子显微镜、石蜡切片、荧光显微、氧电极等技术,研究发育中、采后室温贮藏和冷藏猕猴桃果实叶绿体荧光动力学参数、荧光参数光响应特征、光合色素、4阶导数吸收光谱、光合速率、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等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以及果实与叶片之间的比较,揭示了猕猴桃果实叶绿体的生理学变化规律及其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猕猴桃果实的光合活性具有时空特异性。①从果实纵向看,在发育、室温贮藏及冷藏过程中,猕猴桃果实有中轴胎座部分从果实顶端到基部,外层果肉荧光参数(Fm、F0、Fv/Fm、Yield、NPQ、qP、ETR)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中轴胎座及其外围部分,随着果实的发育和室温贮藏及冷藏时间的延长,果实两端的荧光参数(除Fm、F0之外)大于果实中间部分,而且至后期果实中间部分的荧光参数均降为0。②从果实横向看,发育中猕猴桃从外到内Fv/Fm、Yield、qP、ETR依次降低;室温贮藏果实中轴胎座及其外围除Yield、qP、ETR为0,其它区域均与发育中猕猴桃变化规律相似;冷藏秦美果实从外到内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室温贮藏的相似。③从时间上看,随着果实的发育、室温贮藏和冷藏时间的延长,Fv/Fm、Yield、qP、ETR均趋于下降,但是冷藏时其差异不显著。 2.猕猴桃果实不同种、不同品种之间的果实以及叶片与果实之间光合活性差异显著。①发育中秦美猕猴桃果实光合活性强于魁蜜。秦美猕猴桃果实Fv/Fm、Yield和ETR分别比魁蜜猕猴桃果实高11.3%、21.0%和21.3%。②发育中美味猕猴桃3个品种光合活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均为:长安5>长安4>长安6。③叶片的光合活性远远高于果实。美味84猕猴桃叶片Fv/Fm、Yield和ETR分别比果实高18.5%、75.9%和78.3%,中华36叶片Fv/Fm、Yield和ETR分别比果实高40.6%、83.9%和83.9%。 3.发育中、采后室温贮藏和冷藏猕猴桃果实赤道面各区Yield、qP均随着光强增大而降低,而NPQ、ETR则上升。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区最大ETR趋于下降。 4.发育中、采后室温贮藏和冷藏猕猴桃果实各部位色素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且存在PChlide,酸性环境使不少Chl转变为Pheophytin,Chl与Chlide的存在使果肉始终呈现绿色。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光合色素系统中Chl(a+b)均降低,秦美各部位Chla/b则上升,魁蜜果实发育中期各部位Chla/b最高,秦美果实同一时期Chl(a+b)和Chla/b依OP、IP和AP而降低;魁蜜果实同一时期AP的Chl(a+b)和Chla/b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