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商业挑战时代,很多现代化的全球化公司都面临着缺乏伦理领导、没有伦理文化和工作场所存在伦理行为等问题。很多管理者和社会专家都把非伦理行为视为“许多当今组织社会结构中的没法根治的疑难杂症”。定义的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是一种“依据普遍接受的道德行为规范来判断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体的行为,包括员工的盗窃、破坏、欺骗客户和虚假陈述财务报告等行为”,所以这种行为既违反了组织规范,也违反了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对组织和社会都具有危害作用。所以研究如何减少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探究这一现实问题,本文研究了组织伦理氛围、员工伦理意识以及员工道德解脱和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综合思考,提出并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第一,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第二,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显著影响是否通过了员工伦理意识这个中介变量;第三,Forsyth提出的包括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伦理意识概念是否直接适合于管理学上的研究,是否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是否存在一个更适合中国组织员工的伦理意识量表;第四,依据Bandura提出的道德解脱概念,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道德解脱的结构和概念维度包括哪些;第五,道德解脱这个变量在组织伦理氛围、伦理意识和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三者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到底是通过哪些路径实现的。基于以上五个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个体访谈、专家讨论和小样本预测等方法开发了中国本土的员工道德解脱问卷和员工伦理意识问卷,然后依据相关研究文献提出了研究假设。对全国20余家企业的312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SPSS19.0和AMOS19.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了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情境下的道德解脱并非是Bandura等认为的八维结构,而是五因素结构,包括道德辩护、有利对照、责任推诿、歪曲结果和非人性,同时编制了新的道德解脱量表。(2)依据Forsyth(1980)在哲学上对伦理意识的定义和中外管理学研究中对伦理意识研究的相关文献,编制了伦理意识量表。(3)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有负向影响,即好的组织伦理氛围会减少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不好的组织伦理氛围会增加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4)员工伦理意识在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影Ⅱ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伦理意识来实现的。(5)以组织伦理氛围为自变量、员工伦理意识为中介变量、道德解脱为调节变量和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作为应变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了变量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且调节效应是通过第二阶段起作用的。即与具有低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群体相比,在具有高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群体中,组织伦理氛围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且是通过调节中介变量伦理意识与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达到的。换而言之,在具有高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群体中,好的组织伦理氛围会减少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不好的组织伦理氛围会增加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在具有低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群体中,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多少受组织伦理氛围的影响并不明显;组织伦理氛围越好的企业,高道德解脱的员工和低道德解脱的员工非伦理行为发生的概率越接近,且当组织伦理氛围好于某一程度时,甚至出现了高道德解脱的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发生的概率低于低道德解脱的员工。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发现道德解脱的五个构念维度中的道德辩护和歪曲结果两个维度作为调节变量时,同样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且也是通过调节第二阶段起作用的;但是道德解脱五个构念维度中的有利对照、责任推诿和非人性作为调节变量时,并不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中,员工道德解脱和伦理意识的本土化构念,开发了中国本土道德解脱和伦理意识的问卷,为将来的本土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2)拓宽了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索了组织伦理氛围、员工伦理意识和道德解脱对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首次建立了以道德解脱为调节变量和伦理意识为中介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3)从多方面证明组织建设良好的伦理氛围的重要性,组织伦理氛围不仅直接影响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还部分通过影响员工伦理意识影响员工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而且还可以减少具有高道德解脱特征员工的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4)首次提出了要辨证全面地看待一直被认为是“坏苹果”的具有高道德解脱特征的个体,为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低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具有不受组织伦理氛围影响,一直成为“好苹果”的特点,但是具有高道德解脱特征的员工却不一定一直是“坏苹果”,在良好的组织伦理氛围中,它不仅可以隐藏“坏苹果”特质,甚至达到或者超过“好苹果”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