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铀资源是核能发展的核心,海水、盐湖水中富含大量的铀资源,开展在水体中进行铀资源富集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进行了焦磷钼酸锆-磷酸三丁酯(zirconyl-molybdopyrophosphate-tributyl phosphate, ZMPP-TBP)无机-有机吸附材料的合成,同时使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其它11种吸附材料,分别在低浓度纯铀溶液、高浓度纯铀溶液、盐湖水、铀矿坑水中对它们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和比较。在纯铀溶液中,大多数吸附剂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性能,而在共存离子情况复杂的盐湖水中,仅有ZMPP-TBP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吸附性和了较高的吸附容量。本文继续考察了pH值、温度、共存离子、铀溶液浓度等对ZMPP-TBP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MPP-TBP的吸附容量随着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190mg/g;在20-8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ZMPP-TBP对铀的吸附容量有所降低;pH值在2-10范围内的变化以及浓度为铀浓度10倍的共存离子并未对ZMPP-TBP吸附性能造成影响。本文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其吸附机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建立在速率控制步骤是电子共享或电子得失以及化学反应控制的化学吸附基础上的伪二阶动力学方程能更好的描述ZMPP-TBP的吸附过程;热力学拟合结果表明,ZMPP-TBP吸附过程的ΔH为-47.529KJ/mol, Δs为-143.856J/(mol·k),说明吸附为一个放热的过程,温度增加将对吸附过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吉布斯自由能函数由负值变为了正值,结合这一组热力学可以看出,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存。采用SEM、TEM、XRF、XRD、BET等现代表征手段对吸附材料进行了分析。从SEM、TEM图分析上可以看出焦磷钼酸锆基体比表面积大、存在平坦、凹坑、棱、尖角等各类环境、具有花瓣状结构,不同势能的位置有利于吸附质在吸附材料上的吸附,有机-无机复合后基体表面镀了一层类似分子膜的有机物,使得吸附材料表面拥有更多利于吸附金属铀离子的表面官能团。BET分析表明ZMPP-TBP材料的比表面积为68.298m2/g,发达的比表面积能给吸附材料更多的吸附位、更高的表面能以及更多的表面电荷。XRF分析表明吸附材料中磷元素含量达到43.82%,有利于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及选择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