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在广袤的土地上产生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在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一个个辉煌的名称背后,还有厚重的文化传统和自成一体的哲学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沿着“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向前蔓延,从先秦到明清,由孔孟之道,到兵家辩证法,以及在兵家的现实经验加上对历史的观察、领悟概括而成的《老子》的哲学思想。由儒法过渡人物荀子,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成为中国思想史中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从秦汉思想,到庄玄禅宗,到宋明理学,直到经世观念,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停地探讨精神上的归属。本文首先从端木蕻良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生涯开始,研究创作中的“红楼梦情结”和“史传意识”,将端木一生的创作系统整合。以父亲和母亲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和贫民阶级,阶级特征和矛盾都存在于端木蕻良身上。伴随端木蕻良一生的红楼梦情结,由“一见钟情”发展到“情定终生”,对曹雪芹的崇拜和认同,导致了端木蕻良对于《红楼梦》的关注,并产生了历史人物小说《曹雪芹》。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转而将重点放在《曹雪芹》小说文本自身,曹雪芹是生活在“这里直通天堂,这里直堕地狱”的时代,在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蒲松龄、戴震共同生存的时代,第一小节分析《曹雪芹》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端木蕻良着重关注女性的原因和关注女性的局限。第二、三小节则是从细节和整体两个方面来研究小说的“史传意识”,即是微观的民俗世相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试图分析曹霑生活的时代,以及曹霑思想形成的社会时代大背景。紧接着,便是对端木蕻良精神世界的细微探讨,在这一部分,按照孙子所说的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原则,着重分析中国儒、释、道的哲学智慧的重要形成来源,将曹寅、李芸和曹霑的形象作为对比,来发掘对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出路的典型意义,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发掘《曹雪芹》与中国小说传统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梳理中国史传传统和艺术手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对《红楼梦》的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