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形节点抗冲击性能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数控技术的发展使得钢管相贯节点的加工已非常容易,相贯节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道路桥梁以及机械设备中。近年来国内外对静力条件下相贯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但是一直以来地震、爆炸、撞击等偶然荷载引起结构局部损伤和整体破坏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关于钢结构抗冲击性能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但国内还没有足够规范以应对钢管相贯节点和构件抗冲击性设计。因此钢管相贯节点抗冲击性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必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将采用试验研究与有限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未加强和内置加劲环加强K形节点主管受横向冲击荷载作用时的抗冲击工作机理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采用高性能落锤试验机对2个未加强和1个加强K形节点进行抗冲击试验。确定不同冲击能量作用下节点的破坏模态;得到冲击过程中冲击力、位移、应变时程曲线;揭示冲击力-变形关系曲线和能量耗散等变化发展规律;验证节点加强方式的有效性。  (2)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节点数值分析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分析模型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深入地分析冲击过程中K形节点抗冲击性能指标,揭示节点抗冲击机理和能量耗散机制。  (3)根据塑性铰线原理提出节点变形能量吸收计算简化方法;比较节点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和节点抗冲击工作性能的异同;分析冲击过程中加劲环受力性能的变化规律。  (4)对节点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进行单参数分析,确定每一参数对节点承载力、塑性变形、能量吸收等变化发展规律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新国产高性能GJ系列钢材是优质升级换代型建筑用钢,较目前普遍采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特别是在厚板及超厚板方面)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国家奥运主体育场、首
混凝土的制备关键就是配合比的设计,即确定其组分—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的相对比例关系,生态混凝土也不例外。由于混凝土各个组分的相对变化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存在着复杂
现代钴电积行业往往采用氯化钴电解体系进行钴的回收,而电积过程中的氯气产生问题一直是困扰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一方面,氯气的产生势必会带来高额的碱液吸收成本,
张拉整体体系是近些年来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空间结构体系,其最初概念的提出是Fuller基于宇宙自然规律的构想。所谓张拉整体体系就是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拉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无损状态和损伤状态下结构的振动响应数据分别建立统计模式,选取对结构损伤敏感的特征参数作为模式差异指标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作了相应的研究。 通过单轴拉伸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自然锈蚀钢筋和加速锈蚀钢筋疲劳性能的退
本文首先对结构二阶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静力二阶分析与动力二阶分析本质的区别,静力二阶分析无法体现结构的动力特征和动力荷载的性质;然后对各国研究
涡激共振(简称涡振)是大跨桥梁的一种风致振动现象,国内外数十座桥梁出现过这一病害。对于大跨柔性桥梁,涡激共振起振风速低,涡振问题更为突出。涡激共振涉及到流体与结构气
高性能混凝土路面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路面,可以通过改变普通路面混凝土的技术来配制高性能路面混凝土,提高其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工作性。本文对矿渣和钢渣进行活性激发,进行微观
在旧桥加固方法中,增大截面法加固技术简单、施工方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结合进行桥面改造或拱上填料更换实施,能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提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增大截面法加固桥梁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