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宫颈后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腹彩超测定摆动宫颈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经腹彩超测定摆动宫颈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腹腔镜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非内异症组63例,内异症组54例。摆动宫颈前、后各参数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PSV0.577/0.678,EDV0.792/0.884,RI0.850/0.918,PI0.841/0.917。摆动宫颈后RI、PI的AUC>0.9,两者最佳截断值效能相同,其敏感度94.4%,特异度77.2%,准确率88.3%,阳性预测值77.2%,阴性预测值86.6%。各期内异症诊断阳性率:I期88.23%(15/17),II期92.31%(12/13),III期94.12%(16/17),IV期100.00%(7/7)。囊肿型内异症诊断阳性率100.00%(34/34),非囊肿型内异症阳性率80.00%(16/20)。结论:摆动宫颈前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诊断内异症无较高价值;摆动宫颈后参数RI、P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对早期非囊肿型内异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磁共振测量得出28~40周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体部厚度的正常参考值;研究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与双顶径(BPD)及孕周之间的线性关系;探讨轻度侧脑室增宽对胎儿胼胝体发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