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也不断体现,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工伤保险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伤保险基金的结余问题就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遵守“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随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工伤保险基金的数额越来越庞大,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工伤保险健康、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2012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为527亿元,基金支出为406亿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2.9%和41.9%。2012年末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高达737亿元,储备金结存125亿元。 为了更好发挥工伤保险在保障职工权益、实现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本文对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为支撑,对2002年至2012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工伤保险实际覆盖率低、费率机制不科学、基金支出不合理是导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出现巨额结余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013年至2022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进行了简单预测,得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将持续增长,这与现收现付制下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是相悖的。为了解决工伤保险基金巨额结余问题、实现基金收支平衡,本文对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并从费率制度、法律制度、风险储备金、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等角度对工伤保险基金实现收支平衡的国际经验进行了介绍。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与国际经验,得出了实现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