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意源于一个工程项目,2010年我校现代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在进行《福建省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项目,我参加了对福建省乡镇房屋的实地考查,搜集了福建省各地市乡镇人口、经济、房屋的类型、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抗震性能等大量数据,本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展开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区域性要素,例如地理、气候、环境、灾害、土地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等的分析,认真归纳整理了福建当地乡镇房屋的实地资料,结合图片总结了福建省乡镇房屋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概括了房屋建设项目在各阶段的费用的构成要素,指出考虑问题的方向。初始阶段,建造者要做好准备工作,遵守地方相关规定,办理好各种相关的手续,减少房屋建造过程中断的可能;设计阶段,从建筑平面布置、房屋层数和层高、结构形式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较为经济的设计方案,发挥前期阶段对项目经济性影响较大的作用,减少后期施工费用的支出,本文提供了六种设计方案以供参考;施工阶段,从人、材料、施工机械、工期、环境等等控制要素着手,进一步优化乡镇房屋建造费用;此外本文还强调了运行成本的概念,房屋在使用过程中肯定是会产生维修和维护费用的,而且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长,但在我国由于关注程度不够和缺乏数据支持,只有做好前期工作以尽量减少后期运行成本。针对现有房屋方案和新乡镇房屋建造可参考的方案,本文用微观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造价费用分析,对已有方案和参考方案做了造价数值比较和经济性效果评价;把房屋造价和乡镇居民收入比较,分析了造价收入比的合理性。鉴于福建省乡镇房屋经济性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各级政府进行了大胆、积极地的尝试,本文提出了改进乡镇房屋经济性的对策与措施,例如统一规划,集约土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乡镇住宅小区化,引入标准化、规范化,循环发展;但是,广大乡镇居民手中的可支配资金与建造资金之间仍存在缺口,改变融资结构和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并以政府专项资金、农村自身金融体系、民间资本、经营土地资源融资、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为补充,多源化融资渠道可望更好地解决资金问题。本文虽然是以福建省乡镇房屋为例展开的研究,但其所用的分析评价方法、研究思路和结论总结也可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希望通过对乡镇房屋经济性的研究,提高乡镇居民的经济性意识,多源化乡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为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