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和腹部脂肪面积,探讨不同性别的中老年人血脂、腹部脂肪和腰椎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体检的中老年人680例,其中男性345例,女性335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53.33±9.77)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使用QCT进行腰椎BMD和腹部脂肪面积测量,包括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内脂肪面积(VFA),并计算出皮下脂肪面积(SFA),根据腰椎BMD测量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及骨质疏松组,分析三组间不同性别腰椎BMD的差异以及腰椎BMD与各血脂参数、腹部脂肪面积的相关性。以腰椎BMD为因变量,男性和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男性BMI、TG、TFA及VFA高于女性(均P<0.05),TC、HDL-C、LDL-C及SFA均小于女性(均P<0.05);男性和女性年龄、腰椎BMD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2、男性骨量减低组TC、LDL-C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低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SFA低于骨量减低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女性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低组TC、LDL-C、TFA、VFA和SFA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不同性别三组间TG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三组间TFA、V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三组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腰椎BMD与年龄、TG和HDL-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BMI呈正相关(P<0.05);女性腰椎BMD与年龄、TC、TG、LDL-C、TFA、VFA和SFA均呈负相关(均P<0.05)。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是导致中老年人腰椎BMD下降的危险性因素,VFA是决定女性腰椎BMD下降的重要负调节因素。结论:1、基于QCT发现血脂代谢异常、腹部脂肪堆积可能是诱发或加重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2、年龄是导致中老年人腰椎BMD下降的危险性因素之一;3、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呈明显负相关,其中腹内脂肪是决定女性腰椎BMD下降的重要负调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