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舞蹈自传入中国以来,短短的三十年多年,便以其独特的健身性、娱乐性、全民参与性,在各种体育艺术类院校、专业舞蹈学校中崭露头角,后来又被各大体育院校选作一个专业方向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体育舞蹈作为一个外来体育项目,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透彻,在管理、教学和传播等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以至于在高等体育类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较差等,严重影响了体育舞蹈在高校中的生存发展。本文把体育舞蹈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旨在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议,促进舞蹈学(体育舞蹈)(简称体育舞蹈)专业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本文通过立意抽样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五所体育院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五所院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开设现状、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需求、专业建设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大院校在体育舞蹈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院校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总结归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高等体育类院校中,以体育舞蹈为培养方向的艺术类专业主要分为舞蹈学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2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各大高校的规定都非常明确、清晰,但是在具体的专业方向方面却没有明确、细致的说明;在培养要求中,对学生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进行评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3我国体育类高等院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结构大多分为必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四个模块。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学分和课程数量差异较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设置比较“乱”、“杂”,实践环节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上不够合理等。4场馆及器材配置方面,各大院校在数量和质量上差异很大,基础设施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方面,体育舞蹈教师年龄趋于年轻化、职业化,但职称结构偏低,教学年限普遍偏短,有些体育院校的个别体育舞蹈教师存在“上小课”现象。5在生源方面,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性别比例差异很大,女生依然较多。学生来源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许多专业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是“半路出家”,舞蹈基础薄弱。6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严峻,毕业去向中选择考研和考教师的较多,就业范围大多集中在文艺表演团体和基础教育机构。7影响我国部分体育高等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建设的具体因素包括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定位的准确度、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学生生源情况、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机会、教材适用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