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临证医案的回顾性研究,整理、分析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特点及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特点;探讨、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遣方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为规范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有效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选取201 6年6月~201 9年10月期间,导师门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完整病例;收集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病例,将姓名、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原发病、化验检查、诊断、中医证型、治疗用药等项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临床采集”系统;应用系统中“统计报表”和“系统分析”模块,整理所用相关方剂中的中药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核心药物,并自动生成新方组合;分析导师临证特点及用药规律;整理、总结导师临证经验。结果1.本课题收录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病例共247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16例,年龄最高者87岁,最低者26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92例,慢性肾小球疾病68例,高血压肾病57例,尿酸性肾病19例,肥胖相关性肾病2例,其他9例;中医证型,属脾肾亏虚证152例、肝肾阴虚证51例、阴阳两虚证44例,属湿热浊毒证247例、血瘀证239例。2.病例中涉及单味中药共233味,其中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前十味依次为:党参283次、大黄279次、黄芪275次、地黄272次、白术272次、白花蛇舌草259次、丹参230次、杜仲226次、山药224、茯苓221次。3.单味中药性、味、归经使用频次依次为:寒性药2916次,温性药2873次,平性药1984次,凉性药279次,热性药49次;甘味药4966次,苦味药393 5次,辛味药1970次,酸味药905次,涩味药332次,咸味药276次;入肝经3953次,脾经3639次,肾经3135次,肺经3069次,胃经2858次,心经2013次,大肠经120 7次,膀胱经653次,小肠经634次,心包经552次。4.常用药物组合:党参与黄芪,党参与丹参,党参与大黄,白花蛇舌草与大黄,白花蛇舌草与甘草,香橼与佛手等。5.新方组合方一:竹茹、黄芪、半夏、熟地黄、山茱萸、泽泻、山药;方二:瓜蒌、薤白、桂枝、小茴香、萹蓄;方三:地锦草、冬瓜皮、瓜蒌皮、丝瓜络;方四: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山茱萸、泽泻、茯苓;方五:远志、石菖蒲、酸枣仁、茯神、天麻、桑寄生、首乌藤。结论1.慢性肾衰竭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多以脾肾亏虚,湿热浊瘀为主要证候特点。2.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治疗原则,以健脾益肾、利湿化浊、解毒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擅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杜仲等健脾益肾之品以扶正;擅用大黄、白花蛇舌草、丹参、茯苓、泽泻等利湿化浊、解毒活血之品以祛邪。3.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擅用中药药对,扶正祛邪,以增效减毒,擅用分消走泄之法,使湿浊之邪分道而行,毒邪势孤易除,临床效如桴鼓。4.生成的新方组合,亦符合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思路,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各种并发症,提供了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