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性政策及其绩效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空前,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但这种盛况并未持续很久,2011年起出现的市场需求萎缩、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纷纷破产等问题让我们开始反思政府扶持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探究我国现有光伏产业扶持性政策体系是否合理,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绩效如何对于我国光伏产业健康持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典型的扶持性政策,并对自由经济局面和政策驱动局面两种情境下世界扶持性政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本研究立足于政策文本本身,从产业链、市场渗透、政策工具三个角度对政策工具进行了分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政策工具的三维分析框架,第一维度是政策工具的分类,第二维度是光伏产业活动环节的分类,第三维度是发布单位级别的分类。通过对1994年至2014年政策文本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性政策工具的应用不平衡,偏重于环境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产业活动阶段的政策工具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投资、生产和消费阶段。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性政策的实际绩效评估显示:供给型政策工具对于产业的短期扩张具有明显效果,但整体经济效益偏低;环境型政策工具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衡市场供求;需求型政策工具具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效益,能够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对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光伏产业的扶持性政策的“三阶段”理想模式,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及国际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金融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苏省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逐步深化金融业改革。自2007年江苏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是可扩展的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承载技术,为了保障其传输数据质量不依赖于其他服务层,需为其提供独立的OAM机制.文中基于Y.1711协议分析MPLS OAM的基本功
2014年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这使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本文从债务上限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通过比较地方政府的实际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