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也是地质环境脆弱区和黄土灾害频发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推进,平山造城等重大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带来了新的黄土灾害隐患,威胁着黄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和人居安全。然而,究其本质原因在于黄土特殊的微结构特性。黄土宏观力学行为受其微结构的显著影响,而其微观结构则随外界环境变化而不断演变。基于微观结构演变与宏观力学特性响应的多尺度研究是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也是地质环境脆弱区和黄土灾害频发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推进,平山造城等重大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带来了新的黄土灾害隐患,威胁着黄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和人居安全。然而,究其本质原因在于黄土特殊的微结构特性。黄土宏观力学行为受其微结构的显著影响,而其微观结构则随外界环境变化而不断演变。基于微观结构演变与宏观力学特性响应的多尺度研究是深层次认识和解决黄土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灾变效应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本文选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土地质结构与水循环模式及介质灾变力学行为”,以延安新区马兰黄土(Q3)为研究对象,借助一系列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系统对比研究了原状和重塑黄土宏观湿载变形和剪切特性及其微结构形貌和孔隙特征演变规律,分析了初始结构性对黄土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宏观力学特性与微结构演变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湿载作用下黄土宏观变形破坏的微结构效应和潜在致灾特性,为黄土高原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竖向压力、含水量和干密度对原状和重塑黄土的湿载变形影响显著。黄土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湿陷起始压力均接近其在饱和状态时的结构屈服应力,而峰值湿陷压力则正相关于其自身的结构屈服应力;原状黄土增湿湿陷起始压力随增湿含水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临界含水量和孔隙比及增湿敏感性与竖向压力有关;荷载作用下原状黄土增湿变形全过程呈非增湿变形、非饱和增湿变形、增湿湿陷变形和非变形4个阶段。(2)基于原状和重塑黄土CU试验结果,发现:随围压的减小(<100k Pa)、含水量(>30%)和干密度(>1.51g/cm3)的增大,土体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向应变软化过渡,而应力比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原状黄土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重塑黄土粘聚力随干密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而两者的内摩擦角均变化较小;土体破坏后主要呈均匀压密、剪切、分层和侧胀4种模式;饱和原状黄土在不同围压下均具有潜在液化和流滑破坏的可能。(3)天然沉积原状黄土中粗粒、粗粒外附粘粒和集粒随意松散排列,通过少量粘粒、碳酸钙和铁的氧化物相互连接,使黄土呈开放亚稳的架空结构体系及粒内孔隙(<0.05μm)和粒间孔隙群(>0.05μm)的双峰孔隙分布特征,这种双峰孔隙结构并没有随加载、增湿和剪切而消除。加载导致总孔隙体积减少,而孔隙尺寸变化不大(<-2μm);增湿和剪切导致中孔隙(2.5-14μm)体积大幅减小,大孔隙(>14μm)体积稳定减少,小孔隙(0.05-2.5μm)体积增加,而微孔隙(<0.05μm)体积变化不大,同时总孔隙体积和特征孔径也显著减小。竖向压力、围压和含水量的增大及应力比的减小会促进各孔隙结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其中,应力比的影响相对较小。(4)湿载和剪切导致重塑黄土的双峰孔隙结构转变为三峰分布,但高干密度下剪切后三峰分布被破坏。湿载后中孔隙(3.5~2.5μm-20~9μm)体积减小,微孔隙(≤0.06μm)体积略微减少,小孔隙(0.06-3.5~2.5μm)和大孔隙(≥20~9μm)体积增加,但对于初始结构致密的较高干密度土体,淋滤作用会增强大孔隙的连通和发育,导致总孔隙体积和特征孔径增大;剪切前后重塑黄土孔隙结构演变与原状黄土类似,受干密度影响。(5)相比原状黄土,重塑黄土具有更多大尺寸的集粒和粒间孔隙及更少的粒间胶结结构,在水、力作用下更易失稳屈服,微观结构调整空间更大,导致其宏观湿载变形量更大,应变硬化程度更高,孔隙水压力和抗剪强度较小。(6)天然原状黄土压缩变形主要归因于总孔隙的整体压密,尤其是活性、不稳定架空孔隙的完全收缩。黄土增湿湿陷变形实质上是其微结构体系从开放、亚稳定、非抗水架空结构向均匀、紧密的镶嵌-胶结结构不断演化的一种宏观压密表现,与含水量、竖向压力、增湿水平和干密度有关。这种崩塌链式反应主要表现为粒间胶结物的软化、崩解和重组,颗粒的滑移和重排,大、中孔隙体积和优势孔径的减小、小孔隙体积的增加,以及宏观体缩响应。其中,重塑黄土孔隙和颗粒层次的变化更为明显。(7)黄土宏观剪切变形破坏是不同微结构层次和要素不断演变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胶结物的软化、分散和重组,颗粒的旋转、破碎、滑移和重排,大、中孔隙体积和优势孔径的减少、小孔隙体积的增加,以及特定条件下剪切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过程取决于围压、应力比、含水量、干密度及试样的变形破坏模式。(8)湿载作用下黄土微结构演变与其宏观力学特性响应基本一致、协同。不同微观结构层次和要素对外界条件变化的敏感度及其对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正、反、无明显相关关系)。就孔隙层次变化而言,主要反映在粒间孔隙群中(减少、减少和相互转化、增加和相互转化),惰性、稳定的粒内孔隙(微孔隙)基本不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接收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50例,将其以随机对照分组方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人数为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躁狂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也明显增强,护理期间发生的暴力事件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及时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度
目的:分析将人文关怀护理运用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将我院接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40例,详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80例住院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住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人们有高达90%的时间在住宅或工作环境中度过,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而这些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暴露特性越来越被关注。微生物气溶胶是指含有微生物粒子的气溶胶,包括细菌、真菌、花粉孢子、病毒等微生物体。吸入含有微生物的大气颗粒物会引起一系列人体健康效应。长时间真菌气溶胶暴露可能导致人体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等。细菌气溶胶暴露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部分大颗粒细菌气溶胶随食道进入人体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应用广泛,但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和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相当一部分的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箱梁腹板斜向裂缝、主梁跨中区段底板横向裂缝,底板与腹板部位上的U型裂缝,以及主梁的跨中下挠,造成了桥梁结构使用功能的降低,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开展箱梁病害问题的分析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桥梁病害、加固设计案例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大跨径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运用在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病例筛选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患儿80例,将所有患儿以随机分组方式进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也明显增强,患儿输液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护理期间发生的输液不良事件较少(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中及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儿输液安全性.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共65例,依据抽签法纳入常规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疾病知晓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常规组、疾病知晓度(96.97%)高于常规组(81.25%),组间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的有序施行,既可保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还可提高其疾病知晓度,有利于
目的:评析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追踪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分为对照组(n=76,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和观察组(n=76,行不良事件追踪管理),以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析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3.95%),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3例(17.1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2.57±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38±6.27);组间差异(P1=0.0082,
目的:对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80例,选取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的VAS评分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60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在观察组中运用,将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运用.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SF-36评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四肢骨折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