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明代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代表的白蛇传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民俗、社会思潮等方面的信息。 从石器时代的龙蛇崇拜到上古神话中的蛇神故事,再到魏晋志怪中的蛇类精怪故事,中华民族的蛇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白蛇化作女人与人间男子结合的题材,则首次出现在唐代。至南宋,白蛇故事开始与西湖风物结合,话本《西湖三塔记》所讲述的故事,被看作是白蛇传的雏形。而收入《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白蛇传故事。此前白蛇传在民间流传的情况还散见于各种笔记杂著。入清以后,白蛇传的情节又有所发展、增益。 白蛇传故事的产生年代,历来多所争议。本文从地理名称、风物习俗、文献记录及文本特点等方面作了考察,倾向于认为,该话本产生的年代应为明朝。将《西湖三塔记》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加以对照,再联系西湖三塔一度被毁的史实,笔者认为雷峰塔镇妖故事是从三塔镇妖故事演化而来,演化的原因应是三塔的毁圮,原来的故事无所依附,遂转移到雷峰塔上。因此,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甚至白蛇传的传说都只能产生于明朝弘治三塔被毁之后。 白蛇传与以往白蛇故事的最根本区别还在于故事对蛇精的态度由厌恶向同情的明显转变。尽管唐、宋阶段的白蛇故事对蛇精的态度趋向负面,但上古的蛇神崇拜,历来流传的灵蛇报恩的故事,以及蛇示吉祥的民俗信仰,都说明了在中国蛇文化的传统中,蛇也有受崇拜、被肯定的一面。这种对蛇又敬又畏的矛盾心理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流行于众多民族中的“大母神”信仰:“大母神”向来具有正负双重神格,蛇正是女神的象征。而蛇的被贬,又与女性地位的下降不无关系。但是相对于西方男权社会模式对男女伙伴关系社会模式的扫荡,注重阴阳平衡的中华文化给了蛇较多的宽容。此外,晚明社会思潮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真挚的爱情受到赞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加上“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等观念的发展,这一切都促成了白蛇传对蛇精的同情倾向。 在西方,也有与白蛇传十分类似的故事,即英国诗人济慈的长诗《拉米亚》。《拉米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考虑到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白蛇传的产生,似乎也不能排除外来影响的因素。对此,本文也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