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糖体ITS和叶绿体trnL-F基因片段的蒺藜科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蒺藜科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蒺藜科植物PCR扩增所需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首次将。ITS应用于整个蒺藜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建立了适合蒺藜科植物ITS和trnL-F的PCR方法,并优化了PCR反应条件。同时,对蒺藜科31种植物的ITS和trnL-F基因片段进行测序,用Bioedit软件完成序列比对,用Clustwal软件完成排序,用Paup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 1.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地提取了白刺和小果白刺这两种多糖含量较高的植物基因组DNA,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和质量均较高,完全可以用于蒺藜科植物ITS和trnL-F的PCR反应要求。 2.蒺藜科ITS的PCR反应优化后合适的反应体系为:20uL 反应体系中含有约50ng模板DNA,1μM引物,2.0mM Mg<'2+>,0.2mM dNTP,11.1μL的ddH<,2>O和2U Taq酶。反应参数为:94℃预变性7min;94℃变性30sec,52℃复性45sec,72℃延伸2min,循环45次;72℃延伸7min,最后PCR产物保存在4℃中。按照优化后的条件进行重复实验,获得结果重复性好,电泳图谱清晰。 3.分别用最大简约法(MP)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蒺藜科的ITS分子系统树,两者的共同之处为:大翅驼蹄瓣和小叶大翅驼蹄瓣聚为一类;长果驼蹄瓣(亚种)和伊犁驼蹄瓣聚为一类;甘肃驼蹄瓣和蝎虎驼蹄瓣聚为一类;驼蹄瓣和短果驼蹄瓣(亚种)聚为一类;大叶驼蹄瓣同驼蹄瓣、短果驼蹄瓣(亚种)聚为一类;长果驼蹄瓣和石生驼蹄瓣聚为一类;白刺和罗氏白刺聚为一类;喀什霸王和霸王聚为一类;不同之处为:MP中翼果驼蹄瓣和细茎驼蹄瓣聚为一类,UPGMA中翼果驼蹄瓣和粗茎驼蹄瓣聚为一类;MP中蒺藜属、四合木属同骆驼蓬属和白刺属的分枝聚为一类后又同霸王属聚为一类,UPGMA中蒺藜属、四合木属同驼蹄瓣属和霸王属的分枝聚为一类;MP中蒺藜科驼蹄瓣属植物的分化较大,而UPGMA中蒺藜科驼蹄瓣属植物均聚在一起。 4.分别用最大似然法(ML)、邻接法(NJ)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蒺藜科的trnL-F分子系统树,结果得出:ML树中,蒺藜属、四合木属、骆驼蓬属、白刺属和霸王属的分枝同驼蹄瓣属的关系比较远;NJ树的结果同ML树的结果相同;UPGMA树中,蒺藜属、四合木属和驼蹄瓣属和霸王属的分枝同骆驼蓬属、白刺属的关系比较远。
其他文献
烤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烤烟质量目前仍不能满足我国卷烟工业的需要。烟叶质量低突出地表现在烟叶钾含量偏低,而烟叶(尤其是上部烟叶) 烟碱含量偏高,这已成为我国
植物器官的生长和最终形态往往决定于细胞的增殖和大小,特殊的细胞形态与器官的功能也是紧密联系的。拟南芥ANGUSTIFOLIA(AN)是动物CtBPs(C-terminal-bindingproteins)的一种
目的 构建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法初步构建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1名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咨询,确定儿童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