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不断频发,全球变化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本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进行研究,主要利用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中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重建了研究区域近现代气候序列,综合了所有指标重建结果,并结合现代器测气象数据,分析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再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进一步探讨塔南地区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首先,根据策勒、民丰、若羌气象站1960~2011年器测气象数据和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中的沙物质粒度、孢粉、落叶中的阳离子、碳同位素、氧同位素等气候代用指标重建的过去4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结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数据,及自建气象自动观测站获得的实时数据,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在西风带的控制下,降水增多,最低气温变化显著上升,风沙作用有所减弱。温度变化拐点出现在1996年左右,而降水变化的拐点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其次,通过分析1990年(±3年)、2000年(±2年)、2010年(±1年)、2015年(±1年)遥感影像,发现塔南地区高山带(海拔5000m以上)夏季冰川面积呈微弱的扩张趋势。中山带(海拔2000~5000m)植被长势趋好,植被覆盖面积明显扩大。高山带冰川和中山带植被受人类影响较小,变化趋势反映了气候环境向暖湿方向发展。山前平原带受人类社会活动影响显著,绿洲的面积在扩大的同时,绿洲发展显示出以水源为中心的放射性扩张趋势。再次,通过对实时、日、月、年、代等不同尺度的各种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与浅层土壤湿度、气象要素与红柳沙包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太阳辐射是气温日、月变化的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气温升高又驱动山前泉水溢出带植被可以获得更多的可利用水,促进环境变化。而在沙漠内部、人类活动控制的绿洲地区,气温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水是环境变化的区位决定性因素,而气温是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首次以塔里木南缘地区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综合分析了冰川、中山植被、山前绿洲的变化特征,发现生态环境经历了由恶化到改善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整合了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中的沙物质粒度、有机物、阳离子、碳同位素、氧同位素及孢粉等重建结果,揭示了区域增温的全球变化响应机制;而后又通过分析自建气象观测站的实时高频观测数据,发现浅层土壤湿度与的大气温度的高度相关性,证明了气温是区域水资源条件改善的驱动因素;最后依据水资源、环境要素、气候要素、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不同尺度数据的相关分析,证实了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发现了升温带来区域性增湿,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的响应机制。
其他文献
为探究取食不同猎物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桃蚜、豆蚜和豌豆修尾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豌豆修尾蚜的整
俾斯麦上台后,而对当时德国四分五裂的状态,一方面采取“铁血政策”,不惜战争和流血的代价;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欧洲各国的矛盾冲突,积极进行外交活动.他的这种努力,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引入了陪审制度。经过200余年的发展与变革,美国的陪审制度成功地嵌入到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之中,并与它们形成一种互依互存的关系,其运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掌握语言交流的技
为了探索合理的栽植措施以提高银杏生长量,以1年生银杏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设定不同温度和光强处理,测定40 d内银杏苗高、地径、茎容量指数、干物质的增量、生长
我国北方特别是环绕京津冀的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频现,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是解决该地区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将
目的:测定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RAb、TGA、TMA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方法:收集215例经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
目的:探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发病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病原体检查或病理证实的4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CT片和临床资料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
目的:了解"五味"作用的器官组织基础。方法:选用60味涵盖所有性味归经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以临床常用量的上限按体表面积折算成小鼠用量,分别给IRC/F1小鼠口服。用
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萧宗六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各国都要制定教育方针(或叫教育目的、教育宗旨)、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对教育工作实施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