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成都平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以研究区多年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地下水动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下水动态类型;运用数理统计特征分析,讨论研究区水位埋深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不同流域水位埋深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水位埋深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使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主要地下水动态类型有5种,山前冲洪积扇地段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水-水文影响型,距离河流较远的山前洪积扇中下游等地段为降水影响型,岷江、沱江及其支流漫滩和部分一级阶地区为水文影响型,开采量较大的区域和集中开采的城镇的水源地为开采型,地铁附近为工程影响型。2、1985~2010年间,成都平原范围内的岷江流域水位埋深平均在2.48~5.12m之间,成都平原范围内的沱江流域水位埋深平均在3.17~6.78m之间,成都平原范围内的西河流域平均水位埋深在3.14~4.74m之间。成都平原地下水水位的年际动态多数呈现下降趋势,25年间水位平均下降1.5~3.5m。3、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流域表现基本一致,径流和农业灌溉在不同流域对地下水位影响均较小,与水位埋深的关联度均小于等于0.6,气温和地下开采量在不同流域均占据主要作用,关联度均大于0.8,降雨量也对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关联度均在0.7以上,在沱江流域甚至达到0.8。4、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存在一个为反映地下水季节性变化的1年周期和另一个反映研究区降雨量、地表水变化规律5~7.5年的周期。据频谱分析模型预测,研究区2010~2020年,地下水位整体以缓慢下降为主,10年降幅1~3m,仅绵竹市部分地区出现水位上升,10年上升幅度0.3m,成都市区、德阳市区降幅最大,10年降幅2~5m。5、预测2020年、2028年的地下水位比2005年均有所下降,整体下降幅度在1~5m,成都市区、德阳市区附近下降幅度达5~8m。研究区地下水如果按照现有条件继续开采,地下水水位将持续缓慢下降,年降幅在0.1~0.2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