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团经过百年的历史,得到了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十年,大学生社团无论在活动内容、数量规模,还是在社团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探求大学生社团的实质和发展规律,进而揭示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在校大学生参与社团现状、规模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进而发现社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中国大学生社团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做一简要回顾。伴随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社团产生并得到发展。社团建立初期,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社会的变革、高校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赋予了大学生社团新的意义。而后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到新的世纪,高校大学生社团也紧随时代步伐,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这十年,高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也逐渐步入规范化。纵观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历史变革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总结,为大学生社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指导高校的大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大学生社团建设。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大学生社团与高校其他学生组织的横向比较,提出了新世纪大学生社团所具有的如下特点:社团的组成以相同或相近兴趣为主、机构设置较为灵活机动,社团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同时作为学校的正规学生组织,社团具有明确的章程并遵循相关规定开展活动等等。通过比较,使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得到更加直观鲜明的反映。第三部分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提出了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得出这一趋势与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高校转入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大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提高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高校校园文化水平提升和团学组织的不断完善等因素呈正相关的论断。为了对社团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还分别从活动内容和管理模式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大学生社团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型大学生社团和各类型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做了简要分析,这一分析对提高高校大学生社团管理的针对性、布局的科学性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新世纪大学生社团的存在与发展对学生培养、高校教学科研、校园文化、行政管理和民主政治所起到的良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社团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定位有失清晰、运行和管理有失规范、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少、活动内容深度不够、骨干培养缺乏系统性、对外交往不足等诸多问题做了初步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通过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等措施强化管理,并且要更新教育理念,锐意改革,建立大学生社团良性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思索,指出了未来大学生社团发展所具有的活动社会公益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网络化、运作商业化、定位细分化、队伍建设精英化等基本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