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作家。《魔法师》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小说,对这部小说福尔斯倾注心血最多,并且在初版后又花费近十年时间反复修改。1977年再版的《魔法师》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上均有很大变动,反映出作者对小说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部长篇巨制主题丰富而深刻,叙事手法娴熟而新颖,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评论界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叙事学等多个角度对其展开大量研究,然而,从狂欢化视角切入来揭示《魔法师》倡导自由与对话主题的论文尚不多见。小说《魔法师》讲述了男主人公尼古拉斯成长的故事。作者将故事主要场景设置在远离大陆、神秘莫测的弗雷泽斯小岛。正因为偏居一隅,弗雷泽斯岛充分享有治外法权,洋溢着自由平等精神,具有浓烈的狂欢广场色彩。在这个“翻了个”的世界中,尼古拉斯不仅向神戏主导者康奇斯的权威发出挑战,而且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与女友的情感纠葛,从而完成了对昔日自我的脱冕,同时对女性(他者)身上所蕴含的颠覆潜能也获得了新的认知。本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重点分析弗雷泽斯岛的狂欢化隐喻。中产阶级出身的尼古拉斯选择自我流放,来到了偏僻的弗雷泽斯岛。置身于享有治外法权的弗雷泽斯岛,尤其是进入小岛的主导者康奇斯导演的假面剧后,尼古拉斯逐渐摆脱了在等级社会里形成的敬畏、虔诚和偏见,实现了对昔日自我和对康奇斯的权威的双重脱冕。第二章揭示作为“他者”的女性身上蕴藏的颠覆潜能。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大多被看作与男性相对的客体和附属品。但是,在《魔法师》中,作为男性肉体欲望对象的艾莉森和充满神秘性的朱莉,却以“边缘”人物所特有的破坏力,帮助尼古拉斯重新认识自我,恢复对生活的感知力。第三章聚焦于小说中的语言和文本狂欢。福尔斯将大量性爱描写和低俗语言揉入文本,形成了独特的狂欢化语言风格。同时,他还将私人信件、新闻报道等文本植入其中,构建起互文网络,进一步强化了平等对话的效果。总之,从边缘与狂欢的角度研究《魔法师》,将有助于拓展国内福尔斯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