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的文化——近代上海市民的消费图景——以1926-1937年《良友》广告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友》画报是近代中国较具影响力的一份杂志,它不受政治势力的干预,以市场取向作为经营的重要原则,就杂志来说,广告在其中所占的分量相当高。作为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三十年代的《良友》画报上的广告既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也深刻折射出历史的“进步”和“痛苦”。   本文将侧重以《良友》画报上的广告为切入点,具体会从近代上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迁、女性的身份认同、中西医药品广告、人们的消费心态和商品的民族认同几个方面去展开,以展示这一时期文化上呈现出来的裂变特征——当上海人将外来的异质文化与本土的生活方式揉捏在一起时,整合创造出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新文化,由于西方文明相较于东方文明显然易见的优越性,这种整合基本是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在传播知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媒体中,电视以其图文并茂的多渠道传播优势在传媒市场中占据重要的
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立于上海,初创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经过几代商务人的努力,商务印书馆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也成为中国出版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化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传播也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发布都十分便捷。伴随着这样的改变,许多不同风格与特质的文化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二次元文化正是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