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方红壤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产出压力随之增大,在高强度的投入与产出之下,土壤生产力面临退化的风险。探究红壤区土壤生产力是否存在退化风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土壤允许流失量(T值)是区域土壤生产力退化评价的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红壤区水土流失趋势已经得到扭转,但是目前人们对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采用的标准为水利部发布的统一值500 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红壤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产出压力随之增大,在高强度的投入与产出之下,土壤生产力面临退化的风险。探究红壤区土壤生产力是否存在退化风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土壤允许流失量(T值)是区域土壤生产力退化评价的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红壤区水土流失趋势已经得到扭转,但是目前人们对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采用的标准为水利部发布的统一值500 t/km~2·a,到目前为止有较多研究表明红壤区具体区域的T值与国家颁布的统一值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探究红壤丘陵区不同用地类型T值是评价当地土壤生产力退化风险的关键。本研究以南方红壤区典型小流域塘背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复合指纹技术计算研究区暴雨过程的主要泥沙来源,初步了解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利用修正的土壤生产力指数(Modify Productivity Index,MPI)模型计算研究区不同用地类型的T值;同时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根据研究区T值与实际土壤侵蚀模数的关系,分析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生产力退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暴雨侵蚀过程中泥沙主要来源,识别确定了小流域土壤生产力存在高退化风险的区域。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果园和旱耕地,三者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5%、13.2%和14.6%。通过非参数Kruskal-Waillis H检验,初步筛选出TC、TN、TP、Ca、Cr、Dy等6种指纹因子。多元判别分析后,Ca、Dy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利用多元混合模型计算林地、果园、旱耕地的泥沙贡献率分别为0.9%~1.9%、97.5%~98.9%和0.2%~0.6%,表明研究区暴雨过程主要泥沙来源是果园。(2)针对塘背河小流域果园、旱耕地这两种主要的生产用地类型,利用MPI模型计算其T值。结果表明:整个小流域T值在68~604t/km~2·a,平均值为176t/km~2·a;其中旱耕地T值在79-604t/km~2·a,平均值为275t/km~2·a;果园T值在68-197t/km~2·a,平均值为102t/km~2·a。研究区土壤生产力指数MPI0在0.17~0.49,平均值为0.33;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V在-0.0082~-0.0007,平均值为-0.0042。将T与MPI0、V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与V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而T与MPI0的相关性较弱。(3)研究表明塘背河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7t/km~2·a,其中林地、果园、旱耕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217.3t/km~2·a、1742.5/km~2·a和405.2t/km~2·a,果园的侵蚀强度最大。当研究区实际土壤侵蚀模数超过T值时,土壤生产力存在退化风险,通过T值与现状土壤侵蚀模数的比较,研究区存在生产力退化风险的面积为3.9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2%。其中,林地中存在退化风险的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8.6%,果园中生产力存在退化风险的面积占51.4%,旱耕地中生产力存在退化风险的面积占36.4%。果园是土壤生产力退化的高风险区。
其他文献
作为水稻种植模式之一,再生稻对改善耕地矛盾和粮食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绿素含量是评估作物长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作物长势监测、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地面遥感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无破坏性等优点,是实现农作物叶绿素含量反演的有效途径。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再生稻的叶绿素含量反演,也较少有学者对不同近地面遥感的叶绿素含量反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此,文章以再生稻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
土壤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已对人类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是全球所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植被在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拦截降雨、调节地表径流、增加降雨入渗以及改良土壤性状等作用。植被冠层的降雨分配过程能够削减雨滴动能减少产流从而有效防止土壤侵蚀。植被垂直结构是指植被垂直方向上的形态结构与层次构成,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与天然植被相比,作物受人为影响大,生长周期短,生育期
时空地统计方法旨在利用多时期样点数据,对地理属性时空分布进行插值,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目前的地统计软件大多只支持空间地统计方法,缺乏时空建模与插值的相关功能,使得时空地统计方法的应用较为困难,难以推广。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通过Visual Studio 2019平台,基于C#语言开发时空克里格插值软件,实现时空样点数据读取、基本统计分析、时空试验变异函数计算、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和时空克里格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通过电磁场耦合等方式,能够实现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根据传输的方式,WPT技术可大致分为:电磁辐射式、电场耦合式及磁场耦合式(Magnetic 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WPT)。其中,MC-WPT由于灵活、损耗低、功率适应范围宽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MCWP
随着光子集成电路的发展,由于器件中衬底与波导之间高折射率差导致的传输常数差异大会引起偏振相关的色散和损耗,使波导的偏振态随机变化,这是波导应用中的难题。偏振旋转器、偏振功率分配器和偏振分束器等偏振器件能够实现偏振态的调控,在光子集成电路中对偏振控制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光子集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然而,偏振器件的研究存在尺寸大、偏振消光比低、损耗高等问题。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偏振器件具有消除高
基于大气波导效应实现电磁波超视距探测一直是军事和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大气波导是由大气逆温、逆湿引发的一种异常大气结构,电磁波在过折射区(陷获区)损耗较小,其弯曲曲率大于地球表面曲率因而被陷获在类似波导结构的大气中,在该结构中,无线电不仅能克服曲率影响,并且能进行较小的衰减传输,由此实现超视距传播,大大影响了军事通信、雷达等无线电系统。大气折射率梯度数据的精确测量能够判断大气波导的存在,为了更好
传统有线供电方式存在线路老化、易产生火花、线路功率损耗、难以在潮湿或水下环境应用等问题。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方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利用磁场、电场或者激光等形式,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用电设备,该技术不需要物理接触即可实现电能的传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有线传输存在的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可分为远场和近场两类
土壤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载体及其组成部分,定量分析计算土壤结构形态、科学划分土壤类型是合理利用土壤的关键。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和土壤属性测定是获取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关键。在传统上,土壤剖面层次划分需要具备土壤科学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土壤属性测定更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分析工作,这限制了土壤系统分类大范围应用推广,也极大的阻碍了土壤科学的田间应用。因此,快速简单的进行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和土
温度和湿度测量在医疗、制药、航空航天、粮食存储等领域中是重要的监测参数指标。目前用于温度和湿度测量的传感器种类众多,光纤传感器因具有电绝缘、体积小、耐腐蚀、外形可变、可嵌入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在仪器仪表测量研发领域,微型化、便携式、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是其重要研究方向,锥形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其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力学特性,可以实现传感器的高灵敏度测量、结构微型化和多参数测量的要求。由于
近些年,量子信息技术受到各国的重视,量子通信的技术已经在陆地通信的区域内取得了成果,可以实现百余公里进行信息的传输,验证了星地间1200公里的纠缠光子对分发,量子光通信以光子偏振态进行编码传输,可以为水下通信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但是海水作为水下通信光子传输的信道,是一种光电特性极其复杂的多组分介质,海水在不同区域、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地磁环境下,呈现出复杂的光学性质,并对水下量子光通信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