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与禅思——论京极夏彦的《铁鼠之槛》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日本著名小说家京极夏彦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京极堂系列小说,广受中日读者的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颇负盛名的“妖怪型”推理作家,京极夏彦创造性地将魔道与禅思、铁鼠与牢槛的抵牾融入推理破案的文学叙事。京极堂系列第四部《铁鼠之槛》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小说特色。  第一章以该小说文本为中心,聚焦于铁鼠妖怪的形象,探讨《铁鼠之槛》的文学性。首先论述铁鼠形象的文学叙事,其次溯源铁鼠形象的由来,最后在小说语境中探讨铁鼠形象的丰富蕴含。  第二章探讨铁鼠与禅思的关联。铁鼠与禅思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禅宗公案贯穿在作品推理破案的始终,还表现在铁鼠与修行密切相关,更表现在牢槛与铁鼠之间本能放纵与理性拘囿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论述京极夏彦妖怪推理小说的特色和意义。在世界文学史上,推理小说源远流长。日本推理小说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有本格派和变格派等文学创新。鉴于此,本章首先简述推理小说的历史,继而通过分析凸显京极小说推理的特色,最后综合文学虚构与对社会现实关系的反思,总结《铁鼠之槛》对当代推理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结语认为,铁鼠与禅的龃龉和融合,引发人对于魔道和禅思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当代个体和文学的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自从话剧这种“舶来品”传入中国的那刻起,众多的剧作家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文本创作与艺术革新。直到1934年《雷雨》的问世,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才真正走向了成熟。作为中国现代话
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超低碳钢的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缩短,材料的晶粒组织逐渐细化,在924℃保温1min时,晶粒明显细化且均匀性提
修辞学不能单单停留在言语技巧领域,而是要在认知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延伸。“副十名”组合作为修辞现象,对其进行的修辞学阐释也要同时在认知和社会两个维度中进行。在“副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