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称为特发性室性早搏[1]。有学者认为频发特发性室早可能会诱导心功能的降低及心脏结构重建[2.3.4]。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特发性室早取得较高成功率[5.6.7.8],认为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早安全可靠。因此,有必要对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成功病例和失败病例回顾性分析以便更科学的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48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适应症与方法,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特发性频发室性早搏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射频消融治疗过程、成功率、失败率、失败原因及存在问题,评价其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48例患者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19-65岁,平均42.6岁。有明显心慌、气短等症状,病史在1年以上。曾服用过至少2种以上药物治疗无效,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体检、胸片,心脏超声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肝功、肾功、心肌酶等均未见异常。通过术前动态心电图特征确诊为特发频发室早,频率>10000次/24h(21183±1425),多呈二、三联律。所有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行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结合起搏标测,部分采用在Carto引导下电生理解剖标测,在Carto系统指引下建立三维构象,在频发室早时找到最早激动点,消融能量多在30瓦43度,累计放电60-120s。即刻成功标准:射频消融室早消失后观察10-30分无临床性室早出现,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室性早搏。远期成功标准:术后3天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正常或偶发室早(小于10次/h)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个月以上,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心电图室早消失或无频发性室早。结果:即刻成功46例,成功率95.6%,失败2例4.4%,1例最早激动点靠近左心室心尖游离壁,不易到位且贴靠欠佳;另一例体表心电图判断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源室早,但心内始终未标测到明显提前体表QRS波群的点,起源部位无法确定。术后3天动态心电图检查44例无室早出现,2例偶发室早,均无明显临床症状,随访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21.6个月,有3例偶发室早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无复发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消融成功患者术后均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1、特发性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往往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中青年,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射频消融术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搏成功率较高,风险较低,可达到根治效果。3、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早搏射频有效靶点提前激动及消融能量无明显差异。4、通过术前分析患者心电图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对象,,以增加安全性及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