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口腔鳞癌的发病率在3.6/10~8.0/10万。口腔鳞癌对于目前治疗的反应率较低,使得口腔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较高的死亡率及较高的第二原发癌发生率使得口腔医生一直在寻找治疗口腔鳞癌的有效方法。相关研究证实长期吸烟、饮酒及HPV病毒感染等都是口腔鳞癌的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表观遗传改变存在于口腔肿瘤及其他多种肿瘤中。表观遗传改变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SOX7属于SOX基因家族F亚族,主要参与调节多种发育过程,如心血管形成、内胚层分化及肌肉发育等。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SOX7基因甲基化状态及SOX7m RNA表达异常存在于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癌组织中,SOX7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及发展。目前尚未发现SOX7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相关报道。因此本实验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及RT-PCR分析SOX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 RNA的表达情况与口腔鳞癌发生的关系,初步探索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并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48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分析4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OX7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2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pi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别分析4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OX7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3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SOX7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率43.75%(21/48),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阳性率20.83%(10/4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P=0.016)。2根据患者的TNM分期,进行临床分期,SOX7基因阳性率在Ⅰ+Ⅱ期23.8%(5/21)低于Ⅲ+Ⅳ期59.26%(8/2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14);淋巴结转移组63.16%(12/1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1.03%(9/2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P=0.028);高中分化组31.25%(10/32)低于低分化组68.75%(11/1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14)。但是SOX7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性别、年龄、饮酒、吸烟均无关(P>0.05)。3口腔鳞癌组织中SOX7 m RNA的相对表达量0.41±0.20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0.74±0.4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4,P=<0.001)。4根据TNM分期,进行临床分期,其中Ⅰ+Ⅱ期SOX7 m RNA的相对表达量0.48±0.16高于Ⅲ+Ⅳ期0.35±0.1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5,P=0.008)。淋巴结转移组0.34±0.1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45±0.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36)。高中分化组0.46±0.16高于低分化组0.30±0.1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9,P=0.003)。然而SOX7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性别、年龄、饮酒、吸烟均无关(P>0.05)。5口腔鳞癌组织中甲基化组SOX7m RNA的相对表达量0.34±0.18低于非甲基化组SOX7m RNA的相对表达量0.46±0.18,二者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3,P=0.023)。结论:1 SOX7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作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之一。2 SOX7基因甲基化有可能作为SOX7m RNA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3口腔鳞癌组织中SOX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 RNA表达可能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有可能成为临床评估口腔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