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精准扶贫,构建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稳定推进且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时间短,社会认可程度不够高,特别是经营的对象是经济落后的农村,甚至是贫困地区,在业务开展与运营上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一般金融企业更多,风险也更大。因此,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将其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状态,确保其稳健运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金融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定义、种类及其区别,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然后针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三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其产生的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笔者进而以湘西长行村镇银行作为案例,首先对该行近几年经营状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取得的成绩,并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在信用性风险方面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存在信用体系欠健全、部分农户信用意识较为薄弱、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信用风险等问题,对此,应优化现有信用授信方式,健全农户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农户和业务的真实性核查,加强法律和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经营环境。在流动性风险方面,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存在存贷比偏高、存款压力大、金融理财产品难以销售、中间业务较少等问题。对此,应强化对不良贷款的控制及清收力度,设计本土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发展零售业务,促进中间业务的开发,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操作性风险方面,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存在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操作规则标准化程度欠高、操作风险管理缺少技术支持、账户管理欠严格、银行承兑汇票管理欠规范等问题,对此,应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提高员工业务操作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银行资信证明业务流程控制,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审批与管理,提高操作风险监控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