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两大重要领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满足,为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面对快速发展但并不均衡的社会现状,如何能使城市与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摆在面前的时代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所倡导的城乡融合、社会治理、政治社会化等理念为我国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也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种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可以与经济、社会、政治等其它领域进行互动,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而悄然发生着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自身规律,但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当前城乡一体化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社会背景,精神文明建设想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融入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去并发挥相应的作用。马恩著作中,闪耀着城乡关系思想的火花,而城乡关系思想是其城乡融合思想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着眼于提升居民精神文明素质,而且将改革开放后有了相当高水平的经济基础的城市、农村放在同一空间视野内进行审视、规划。对特定地区在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进行考察,尝试将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以明确的标准进行测算衡量,以此来总结凝练可以作为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此类经验的获得无疑可以作为其它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时的参考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各自发挥作用,都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除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外,让居民提升内在精神素质,适应更新的社会治理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难以快速显现成果这一“先天性劣势”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社会治理的力度和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物质领域的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势必要求精神领域的同步提升来相互适应和促进,政府的推动、社会的关注、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必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不懈动力,促进更高水平文明社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