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均发现学业欺骗行为(academic dishonestv)是普遍流行的,且严重威胁到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而国内针对该行为的研究大多停留还在事实描述和经验分析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计划行为理论,在用于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解释力。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现状,探讨学业欺骗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拟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构建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
本研究主要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个体行为的各决定因素对学业欺骗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成都市三所大学共83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态度、描述性规范、规定性规范、道德规范、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图与学业欺骗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⑴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是比较常见的。总体上看,大学生普遍认为作弊是一种不道德的有害行为,也认识到作弊会承受较大的社会压力,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在同伴中存在很多的作弊行为,要高于实际报告的作弊行为。⑵大学生在学业欺骗行为和除描述性规范以外的决定变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年级、学科类型的差异。同时,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学科性质在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和描述性规范上交互作用显著,年级与学科性质在态度、道德规范和规定性规范上交互作用显著。⑶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学生在实际的学业欺骗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是师范类学生在道德规范、规定性规范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师范类,且在行为意图上显著低于非师范类。说明了9币范类学生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之间的不一致现象。⑷学业欺骗意图在态度、道德规范和知觉到的行为规范对学业欺骗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学业欺骗意图在描述性规范对学业欺骗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规定性规范仅对学业欺骗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即不同的规范类型对学业欺骗行为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我国的学业诚信教育的提出了6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