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将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或染色体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遗传性疾病。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染色体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简单疾病;复杂疾病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简单疾病(先天性耳前瘘管)和复杂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持续、慢性的精神疾病,其遗传度为80%左右,在人群的中发病率约为1%。最近在对欧洲人群以及美国的非洲后裔人群的研究中发现,原发性心肌蛋白5(CMYA5)是一个新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CMYA5在人类中位于5q14.1,表达于骨骼肌和心肌中,大脑中也有表达。其在中央神经系统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楚,它可能参与了BLOC-1(溶酶体相关细胞器复合体1的生物合成)过程和cAMP信号的调节过程,而这两个过程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本研究样本来自中国西部地区汉族血统的病例-对照人群,包括448个病例和516个健康对照。对包含在CMYA5的21个SNPs位点进行关联分析。等位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rs7714250, rs16877135和rs13158477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P=0.008,P=0.04,和P=0.009),基因型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果(P=0.008,P=0.037和P=0.011)。Bonferroni校正之后rs7714250在等位基因分布(P=0.088)和基因型分布(P=0.088)中都显示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此外,分析结果显示,由两个、三个、四个和五个SNPs组成的一些单倍型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宿兵等对中国北京和云南地区的5605份病例-对照样本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学分析,发现一个在欧洲人群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位点(rs3828611)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综合前人的报导及本实验的结果显示CMYA5可能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共同的潜在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后续关于CMYA5与DTNBP1(?)口PKA的功能研究及其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并有利于新的治疗药物的开发。先天性耳前瘘管(CPF)是耳鼻咽喉科遗传病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发病率0.1到10%之间。有研究发现其与胚胎发育有关。目前国内外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已经有三个致病区域的报道(8q11.1-q13.3,1q32-q34.3,14q31.1-q31.3)。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两个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患者,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了这个遗传疾病家系,并展开了研究。本文中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CPF家系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8q11.1-q13.3选取的6个微卫星标记(D8S532, D8S285, D8S1113,D8S260, D8S1136和D8S279)的LOD值均小于-2(重组率0=0.00)。没有达到有显著性意义的LOD>3,从而不能得出连锁的结论。对染色体的1q32和14q31区域与CPF连锁关系的研究显示,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也都小于-2,没有发现在这些微卫星的附近存在与CPF相连锁位点的证据,提示CPF具有遗传异质性,除已经报道的三个区域之外存在另外的先天性耳前瘘管致病基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