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地形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关键因子,其以山脉的分布、组合为主要表达形式,通过改变区域气象条件,间接地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地形特征的量化提取是分析地形与气象、大气污染关系的关键。尽管目前有较多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但所提取指标无法有效刻画出不同尺度下山脉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导致在研究地形的效应时,缺乏清晰、有效的定量地形特征数据。本研究以新的思路对单侧邻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地形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关键因子,其以山脉的分布、组合为主要表达形式,通过改变区域气象条件,间接地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地形特征的量化提取是分析地形与气象、大气污染关系的关键。尽管目前有较多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但所提取指标无法有效刻画出不同尺度下山脉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导致在研究地形的效应时,缺乏清晰、有效的定量地形特征数据。本研究以新的思路对单侧邻山、河谷、马蹄等典型地形城市的地形特征进行提取及量化表达,提取指标包括山脉距城市平均距离、山脉对城市包围程度、缓冲区山脉条数、海拔等,并结合Arc GIS、Python编程等手段进行实现。在此基础上,以PM2.5为例代表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广义可加模型(GAM)对859组地形特征数据与对应区域2019年气象数据,及115个气象与PM2.5配对站点数据分别构建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地形特征对气象因子的影响关系及气象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关系。最终,通过关系传导,分析地形通过影响气象而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结论如下:(1)受山脉包围程度越高的城市在低风天气条件下越易发生PM2.5类型污染。包围角越大,其对PM2.5浓度的影响效率越高,在马蹄形地形下最为显著。(2)单侧邻山地形下,当山脉距城市距离小于14km时,距山脉越远的城市仅在低风天气条件下更易发生PM2.5类型污染。在河谷与马蹄形地形下,当城市与山脉的距离处于小于13.3km或大于15.5km区间时,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河谷地形在大风天气下更易发生PM2.5类型污染,对马蹄形地形城市的影响则相反。当距离在13.3km~15.5km范围内变化时,距离的增加对马蹄形地形城市与河谷地形城市的PM2.5浓度影响效应与另外两区间完全相反。(3)海拔的影响则基本不受山脉分布特征及组合形式的影响,在三类地形下,海拔在低海拔地区相较于高海拔地区对PM2.5有较强影响,当海拔高于约400m后,城市海拔越高,PM2.5浓度相对越低。图12幅,表16个,参考文献92篇。
其他文献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第三段发育大量生物扰动构造。采用岩石学、沉积学和遗迹学等手段对张夏组第三段生物扰动构造进行综合分析。并取得以下认识:(1)寒武系张夏组第三段生物扰动构造具有较强的生物扰动程度,生物扰动指数为2-5,其特征为边界比较模糊的、无法辨识其形态或构造。此外,在该段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段发现有少量可识别形态的遗迹化石:Arenicolites isp.、Planolites isp.、Rh
济源地区熊耳群大古石组作为华北南缘克拉通太古宙结晶基底上覆的第一层沉积盖层,其形成和沉积特征是对中元古代华北克拉通裂解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野外地层实测的基础上,结合大古石组形成的背景,综合岩石学、矿物学、岩石粒度参数分析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大古石组下段的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大古石组下段岩性自下而上为砂岩-砂泥互层-泥岩夹粉砂岩沉积,垂向上呈下粗上细的二元
随着遗迹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生物扰动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扰动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也受到了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XRF测试分析、扫描电镜、X-Ray显微镜,结合数字岩心分析技术,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从细观到微观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油田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岩心可见大量“豹斑”即“白云石砂屑团块”;
<正>近日,香港船东协会(HKSOA)、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广东省船东协会(GSA)联合举办了脱碳及绿色航运研讨会。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研究所专家受邀参会,并进行主题演讲。CCS专家围绕中国航运业脱碳及绿色技术发展现状、脱碳及深度减排路径分析、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做了题为“中国在脱碳及绿色航运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演讲,结合CCS主要工作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梳理欧洲主要国家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重点关注欧盟到国家、地方和城市的政策架构和传导体系,从法律法规、政策传递、监督评估、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欧洲国家和城市如何通过政策机制的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比较我国当前绿色低碳政策机制建设中的现状和特征,识别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推广应用绿色技术提出了政策和机制保障
本文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高频地层格架,识别出了研究区内沉积相类型,计算了高频地层格架内的沉积速率,明确了高频层序内的沉积相分布与演化,揭示了古构造、古物源、湖平面、古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米兰科维奇理论认为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地层呈现不同级别的旋回变化。本文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运用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提取地球轨道参数,识别出东营组理论轨道周期比值即岁差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开采方式主要为井工开采,开采时不仅抽排了大量地下水,同时破坏了黄铁矿的还原环境。在硫含量高的煤矿区,产生大量酸性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外排,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危害煤矿区的安全,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探究煤矿区黄铁矿作用下,不同因素下对矿井水中p H值变化、Fe2++Fe3+离子的释放规律研究,为减轻矿井水的酸化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矿井水经济效益,满足偏僻矿区用水需求
西秦岭甘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半深海-深海相地层中赋存着丰富的遗迹化石,以居住迹、停歇迹、觅食迹和牧食迹为主,可识别14属,如Arenicolites、Chondrites、Chondrites、Dictyodora、Dictyodora、Diplichnites、Diplichnites、Diplopodichnus、Helminthopsis、Helminthopsis、Laevicyclu
古汉山矿浅部积存有291.1万m~3的吴村矿老空水,较大的老空积水量和较高的动态补给量时刻威胁着古汉山矿的安全生产,消除老空水威胁成为古汉山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实测的老空水水位、水质资料,结合专门抽水试验所获得的信息,针对布置的地面排水孔(井),开展了排输系统优化调度及排水分质利用研究,以实现排输系统运行的能耗最小和矿井水利用的效益最大。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不同排水点的水位资料
目的:评价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荟萃提炼与热敏灸临床实践相关的高质量证据,为临床医生诊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热敏灸临床实践高度相关的重要问题为出发点,系统全面检索当前可得临床研究,按照循证医学五级标准,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对应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 Man 5.0.20统计结局指标。结果:纳入28篇符合纳排标准的临床研究。A级证据表明热敏灸的有效性;B级证据表明热敏灸优于呋麻滴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