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作品的本源》(以下简称《本源》)是海德格尔中期谈论艺术问题的代表作。对于《本源》的定位,学术界往往冠之以美学、诗学、艺术哲学等。笔者认为艺术哲学是最合理的定位,因为该文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哲学思想。《本源》以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探寻为引线,阐发了对真理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解。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所有理解都是从他的存在论哲学出发的。因此,他对真理进行了存在论的阐释并以此崭新的真理观来理解艺术。
在《本源》中,海德格尔诗意地分析了凡·高的《农鞋》和古希腊神庙。他认为艺术就是自行设置入作品的真理。对于真理的理解,他重新回溯到了古希腊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去蔽,是存在者的存在的显现。真理的结构形式为“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世界”是一种意义化的敞开,而“大地”则是遮蔽下的涌现。“世界”和“大地”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海德格尔对“美”也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美”是无蔽的真理所发生时的现身状态,它的表现形式就是作品中所产生的“光亮”。此美论突破了近代以来,真、善、美界限分明的理路,使美与真紧密结合,极具启发性。海德格尔认为,对于艺术作品的保藏应该关注的是作品所保留的真理而不是纯粹的实体性。因此,只有围绕艺术作品所展开的对整个世界以及世界内的大地的保存,才是对艺术作品真正的保藏。
对于传统的艺术本质说——再现说、表现说,海德格尔给予了批判,认为它们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海德格尔承认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才能,但反对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创作者相联系。他认为艺术作品完成之后就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因此,海德格尔提出了以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而构成的艺术循环论。在探究艺术本质的方法上,海德格尔对传统的归纳法、演绎法表示了质疑,提倡采用现象学方法来探讨艺术问题。这也导致了他对《农鞋》的分析所引起的“是否农鞋”的争论。学者夏皮罗指出,《农鞋》是凡·高自己的鞋,而不是农妇的鞋。笔者认为,对此事件应从存在论、现象学以及阐释学的角度才能得到最佳的解释。
在《本源》中,海德格尔通过对艺术作品、器具、物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艺术观对艺术作品本质的理解受到了对器具和物的思维的影响。艺术作品往往被理解为半物半器具的合成品。而对于物的理解,海德格尔则认为由于一直处于错误的传统思维和技术理性之下,物性被蒙蔽了。在他看来,只有在艺术作品中物才真正显示自己为物,也就是大地因素。
海德格尔在存在论视域下对艺术问题的重新思考试图归避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还物以物性,从而达到艺术理解的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