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井盐资源的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东部,以四川东部及南部盐场为起源,向东向南形成了盐业经济带,即川盐古道。在川盐古道上,因盐聚集人群最终形成了盐道古镇,盐道古镇是最完整的盐道文明见证。本文以四川盐道川滇东部商道上具有代表性的盐道古镇——罗泉古镇、罗城古镇、牛佛古镇、仙市古镇为对象,对其空间形态进行了从定性到定量、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相结合的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基础与实地走访,梳理盐道古镇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并基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概括盐道古镇的空间要素构成;然后,运用空间句法对古镇空间组构进行空间形态的量化解析,并对四个古镇的空间要素的句法特征进行量化对比;接着,基于城市意象理论,运用认知地图法对古镇进行认知调查,得出使用者对各古镇的认知特征;随后,把空间句法量化研究的结论与认知地图法研究的结论相结合,借鉴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运用集成度-认知度分析法对以上四古镇进行分析,得出了针对各个古镇从空间要素角度出发的开发保护意见。主要结论如下:(1)盐道古镇空间要素构成。盐道古镇的边界主要是山体、水体;路径包括街巷、桥梁;标志有特色建筑和构筑,会馆和庙宇是盐道的重要特色建筑;节点主要有广场、码头、水井,其中码头和水井是盐道古镇特色节点;区域可分为居住、商贸、公共生活三类。(2)盐道古镇空间形态与空间认知的量化结果。通过集成核分析,盐道古镇多由商业街发展而来;可理解度罗城>牛佛>仙市>罗泉,表明具有稳定且规律的网络构型空间系统具有更强的可理解度;各类空间要素认知度的高低关系为标志>路径>节点>区域>边界,标志类空间要素具有最大的影响。(3)以空间要素入手的古镇开发保护对策。建立集成度-认知度四象限模型,第Ⅰ象限应巩固优势、发扬长处;第Ⅱ象限加大宣传和引导;第Ⅲ象限低优先投入;第Ⅳ象限更新景观、植入功能、重塑文化,激发潜能。此外,路径和标志的保护更新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