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饥荒是人类悲剧的三大根源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度不和谐的音符。作为苏联时代的三次饥荒之一,1932~1933年的大饥荒尤为值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苏联政府长期隐瞒饥荒的真相,还因为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也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乌克兰大饥荒是苏联历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我国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多方收集资料,详细回顾了这场大饥荒发生、发展和消退的全过程,分析、探讨了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和影响,并对近年来有关各方在饥荒性质和死亡人数这两个焦点问题上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苏联实施的国家工业化战略是乌克兰大饥荒发生的宏观背景。在这一背景下考察饥荒的原因,可以得出三点:一是自然灾害、农业全盘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等因素导致1931~1932年乌克兰连续两年粮食歉收,这是饥荒发生的诱因。二是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过多的粮食,忽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权,为适应工业化战略而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的作用。三是为了确保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苏联政府对饥荒反应消极,封锁消息、救济工作滞后是其严重过失。这一历史性悲剧造成乌克兰人口大量损失,人口构成发生很大改变,社会结构也出现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乌克兰争取独立及努力融入西方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把饥荒作为抨击斯大林政权的有力武器,严重影响了当今乌俄两国的关系,导致两个民族之间的裂痕加深。关于饥荒死亡人数,争论各方分歧极大。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是乌克兰在大饥荒中损失400万~500万人口。关于饥荒性质,则无论从饥荒发生地域和受害对象,或是从饥荒发生后苏联政府采取的赈灾措施等方面看,所谓“种族灭绝”说是缺乏依据的。这次饥荒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