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该病各证候分布情况,深化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本质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的证候研究做一些方法学上的尝试,如系统研究证候四诊信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四诊采集SOP,从而规范中医临床信息采集,为中医证候的研究提供可靠保障,推进中医证候规范化进程。方法:系统整理分析有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古代和现代文献,采用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2005年1月到2008年3月住院并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人198例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将所采集数据输入EpiDate3.10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导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群的筛选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中的样品聚类法,判定每种分型的代表症状及体征,并归纳出中医证型,得出结果。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心肾阳虚型最常见,约占42.0%,主要证见手足不温、腰膝酸软、胸闷、腰痛、易惊、怕冷、自汗、渴喜热饮、夜尿增多、耳鸣、健忘、舌质淡、脉沉迟。气虚痰瘀型次之,约占40.1%,主要证见气短、痰多、乏力、渴冷热饮均可、多梦、舌上瘀点瘀斑、舌苔花剥、脉结代。心脾两虚最少,约占17.9%,主要证见头晕、心悸、目眩、多梦、面色无华、心烦、纳呆、肢体麻木、大便溏、口咽干燥、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眩晕、晕厥等范畴。本研究得出的该病得辨证分型结果为:心肾阳虚型较多、气虚痰瘀型次之、心脾两虚较少,这与古代文献对其症状、病因、病机等的描述还是基本相符的。《素问·举痛论》曰:“惊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金贵要略》曰:“寸口脉动而弱。”《济生方》云:“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医林改错》认为淤血内阻能导致心悸、怔忡。《诊家枢要》云:“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濒湖脉学》云:“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丹溪心法》认为血虚和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可见中医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阳、气虚”占主导地位,中医认为阳、气的作用主要是鼓动心脏搏动,温运血液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因此心肾阳、气的虚衰将直接导致心跳缓慢,阳气虚日久亦可累及于阴血,可致阴血亦虚,气血阴阳的亏虚亦可生痰、生淤。因此病窦的本质虽然以虚为主,但临床可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