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负载下的PBGA器件内部界面可靠性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封装同传统的陶瓷等气密性封装形式相比,更能满足集成电路低成本、小体积、重量轻和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塑料固有的多孔性和吸水性的特点,使得水汽对塑料封装器件可靠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失效形式为腐蚀和界面开裂。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层裂失效和界面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针对在湿、热因素影响下的PBGA(塑封球状矩阵封装)电子器件内部界面开裂失效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在数值模拟研究上,论文选用PBGA器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  (1)分析和模拟不同EMC(模塑封装材料)厚度器件的回流焊热应力、吸潮湿应力和解吸潮湿热应力对器件内部界面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模型,其计算模型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建立在解吸潮和回流焊过程中的蒸汽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湿/热-机械应力和蒸汽压力得到集成应力模型,用以描述潮湿对封装可靠性的影响;  (3)采用基于裂纹尖端的J积分判据,对吸湿后的器件在解吸潮和回流焊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初始裂纹进行J积分计算,分析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2.在试验研究方面,论文首先对PBGA器件进行耐湿环境条件下的吸潮试验和称重试验;然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扫描的方法观察经历不同试验阶段后器件内部的微观结构,并与未进行试验的器件进行对比,用来评估PBGA器件在高湿和温度循环条件下的界面可靠性。  研究结果表明:  (1)在回流焊热应力、吸潮湿应力和解吸潮湿热应力计算中EMC材料厚度0.85mm器件的应力值最大,这说明塑封电子器件的封装层并不是越厚或越薄可靠性就越好,相对于EMC材料厚度为0.65mm和1.25mm的器件而言,厚度为0.85mm器件的界面可靠性最低。  (2)在蒸汽压力、集成应力计算中,芯片、DA(芯片粘结材料)和EMC三种材料交界处发生了应力集中,且在J积分数值仿真中,此处的J积分值最大,如果在此界面存在初始裂纹,那么在这些局部集中的力的作用下,极易使裂纹扩展导致层间开裂。  (3)耐湿试验中聚合物材料界面生成的过渡层和芯片边缘的空洞缺陷是使器件裂纹主要出现在芯片、DA和EMC三种材料交界处的芯片上及芯片和DA材料界面处的芯片上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裂纹出现的位置与仿真结果相符。  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深入理解界面开裂机理以及裂纹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D实验优化设计(DODOE)方法,对A357?Si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搅拌铸造工艺进行研究.以DX-7软件获得的9个随机实验设计方案为主要目标,在3种不同的频率(10、35和60 Hz)下制备
对平行管角挤压(PTCAP)工艺生产的Al5083薄壁管的吸能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沿周向和轴向方向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系数.结果表明:能量吸收值随加工道次的增加而降低,
摘 要: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是保证整个电网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但随着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笔者在下文就主要对电力调度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电力调度人员操作存在的安全风险、电力调度设备应用存在的安全风险等电力调度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提高电力调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