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辽宁中部地区的沈阳市辽中县大黑乡农技推广站试验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对6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玉米的生长动态、生理生态特性、产量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的影响效应,为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示范。试验取得以下结果:
1、铁茬茬间播种、铁茬茬间播种垄沟覆盖,苗期株高、叶面积均低于传统耕作方式,各处理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6种保护性耕作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后期绿叶面积减小较少,而传统耕作方式绿叶面积明显减小,下降达23.4%。
2、不同耕作方式下0~25cm耕层根长、根体积、根长密度、根干重及根系伤流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铁茬茬间播种根长、根体积后期下降较为严重。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保墒蓄水处理根干重后期下降较少。根系伤流量在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值,且1:2轮耕、1:1轮耕、铁茬垄侧播种及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伤流强度明显高于传统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后期伤流微弱。
3、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苗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小。成熟期干物质分配以籽粒所占比例最大,为50.3%~53.6%,其次是茎秆,为20.9%~22.3%,叶片为10.1%~12%,叶鞘为5.5%~7.2%,其他部分为4.9%~13.2%。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有良好的根冠协调特性。
4、拔节期0~10、10~20cm两个土层含水量较低,20~40cm土层以CK为最低,1:2轮耕最高。40~60cm土层仍以CK为最低,60~80cm土层的含水量,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最大。抽雄期不同土层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铁茬茬间播种、保墒蓄水及CK耗水加大。
5、0~10cm土壤平均温度1:2轮耕有最大值为28.6℃,而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最低为25.2℃;10-20cm土壤温度平均1:2轮耕仍为最大,但降为26.2℃,之后是CK为24.8℃,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最小为23.7℃。
6、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6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高于CK。大喇叭口期1:2轮耕、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光合速率与CK差异显著(F=2.203,P<0.05)。乳熟期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与CK差异显著(F=1.273,P<0.05)。不同耕作方式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后期CK气孔导度下降迅速且下降的最多。铁茬垄侧播种、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穗位叶叶绿素拔节后升高迅速,CK后期叶绿素降幅最大。
7、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行粒数的影响最大,变异系数为55.5%~61%,其次是穗粗为54.6%~59.3,秃尖长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9%~19.4%,传统耕作方式秃尖长最大,比最小的1:2轮耕长1.8cm,6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平均较CK短1.21cm。而对穗长和穗行数影响较小,变异系数为0.9%~5.7%和2.1%~6.9%。保护性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1%~14.66%,铁茬茬间播种垄沟秸秆覆盖增产幅度最大,达到14.66%,铁茬垄侧播种、1:2轮耕、1:1轮耕、保墒蓄水和铁茬茬间播种分别增产12.69%、11.32%、10.5%、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