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部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下,已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西部农户自有资金有限、政策性支农资金覆盖范围狭窄、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降低成本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减少对农村资金的投入,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西部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资金的数量。面对发展机遇,农户纷纷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因此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现象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金融供求状况的分析,指出正规金融的供给短缺是非正规金融形成的深层次原因。非正规金融相比正规金融,在融资成本、资金的可获得性及借贷的相关手续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非正规金融在西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并日渐规模,对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西部农村的正规金融,具有资金雄厚、保证借贷期间足额供应的特点,一直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本文对西部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认为两者共同促进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有的学者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正规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加强了竞争,完善了金融体系。本文从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非正规金融对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大于弊,因此要进行积极引导和合理利用,使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在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互为补充,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