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野生马蹄金抗旱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采集于四川和贵州的5份野生马蹄金为材料(SD200308、SD200309、SD200310、GD200503和GD200504),以国外进口马蹄金材料(Dichondra repens J.R.Forst.)为对照,进行了盆栽控水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分析马蹄金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5份材料的抗旱性,并探讨了马蹄金的抗旱性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下,所有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外部形态均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使得叶片卷曲,叶片颜色变黄,逐渐枯萎直至最后缺水死亡。在干旱胁迫下,各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叶片厚度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变薄。2.通过观察各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叶片石蜡切片,受干旱胁迫而引起的叶片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在干旱胁迫开始时,表皮细胞开始收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向其边缘移动;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各材料的表皮细胞收缩程度加重,叶绿体移到维管束鞘细胞边缘,部分叶绿体受到破坏而解体;到干旱胁迫程度最高时,叶片几乎完全被破坏,表皮细胞由于过分失水而皱缩,维管束鞘细胞排列变得混乱。试验表明,各供试材料受干旱胁迫时,叶片变化三个阶段出现的时间先后是不一致的。3.在干旱胁迫期间,各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成下降趋势,并随干旱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加大。4.在干旱胁迫过程中,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干旱胁迫初期,各马蹄金材料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程度的加深,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到下降高峰之后,其含量趋近于最低值。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2)。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各供试马蹄金材料的叶片丙二醛含量都有增加,但是在干旱胁迫的初期,丙二醛含量增长较慢,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表明干旱引起氧化作用加强(土壤含水量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6.各供试马蹄金材料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4)。7.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各供试马蹄金材料在干旱胁迫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供试马蹄金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为:GD200503>GD200504>SD200310>SD200309>CK>SD200308。
其他文献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动物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负调控主效基因,MSTN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主要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肌抑素能调控肌肉生长、动物脂肪的
温度是影响蜜蜂发育的重要因素,正常蜂群在有蜂子的情况下,蜂巢的中心温度一般维持在34~35℃,温度偏低或偏高都将会影响蜂子正常发育。本实验利用恒温恒湿箱来控制温湿度,通过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