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教育开放持续发展之下而诞生的全新产物,是在教育国际化的整体环境之下,我国教育深入改善教育资源,培养国际性的强有力人才,带动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办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后,中外合作办学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应该坚持以中心为主、服务大局,以自身为基础,兼容并行,平等合作,切实地维护安全的基本工作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推出了《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一带一路”是带动教育开放,推动沟通交流,实现区域性融合的重要机遇。本文以烟台市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项目课程班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法和访谈法,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项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寻解决的措施,趋利避害,对中外合作办学向好的方面发展提出建议,为烟台市高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点思路和指导,可以丰富和完善该问题的系统学术研究领域的教育理论,促进普通高中在此领域的高速发展。本文主要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班的办学定位、中外高中毕业的质量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理清目前的课程现状,分析利弊得失归结出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办学定位不明确,造成毕业率低;其次引进国外课程过程忽略了知识产权问题;再次是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为以下几点:升学为导向的思想根深蒂固;国内教师双语能力不足;学分认可不到位。针对如何解决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一系列偏离情况和问题,展开了更进一步地分析,由此给出了有关的意见和对策。其中涵盖了:明确以育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制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国内教师的国际化培训;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责任必须赢得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