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非韦伦的合成工艺改进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406340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非韦伦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毒药物,该品由美国Merck公司研发,于1992年2月首次在美国上市,临床表现出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成为艾滋病治疗的重要药物品种之一。我国依非韦伦的合成研究尚存在成本较高,制备过程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对在我国发展该品种具有重要的价值。依非韦伦为纯光学异构体,药用其S-异构体,其R-异构体几乎不存在生物活性。目前,有关依非韦伦合成研究的文献报道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对称合成法;一类为化学拆分法。本研究在本课题组前期所进行的依非韦伦的化学法合成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其工艺改进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S-(+)-扁桃酸取代原工艺中昂贵拆分剂R-(-)-莰烷酰氯:采用廉价拆分剂S-(+)-扁桃酸进行化学拆分方法的工艺探索。在拆分过程中,首先采用S-(+)-扁桃酸合成S-(+)-扁桃酰氯,然后与依非韦伦外消旋体形成酰胺,再水解得到目标物依非韦伦。分别考察了反应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拆分条件为:(1)第一步:制备酰氯。乙酰氯为酰化试剂,S-(+)-扁桃酸:乙酰氯=1 mol:1.2mol,S-(+)-乙酰氧基苯乙酸:氯化亚砜=1 mol:1.8 mol,加热回流反应,3.5 h可反应完全。(2)第二步:制备酰胺。此步反应是关键步骤,确定条件为以CH2Cl2为溶剂,依非韦伦消旋体:酰氯:三乙胺=1 mol:1.6 mol:1.5 mol,依非韦伦消旋体:溶剂=1 g:25 mL,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3 h,采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产物的重结晶溶剂。(3)第三步:水解。经优化得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100℃,酰胺:水=1 g:1.6 mL,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1 g:7 mL,反应时间4h,产物采用异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该拆分方法成本低廉,后处理简单,环境友好,目标物品质高,工艺相对成熟,适用于工业化生产。2.采用新型反应取代原路线中的格氏反应的尝试:为规避格氏试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尝试采用美国专利报道的方法即不对称合成路线进行工艺路线探索。该反应采用吡咯烷基-(L)-苯丙醇胺作为手性助剂,在氢化钠作用下与溴化锌、三氟乙醇以及环丙基乙炔氯化镁形成手性的有机锌配合物,然后与2-三氟乙酰基对氯苯胺反应生成单一异构体,最后环合得到目标产物依非韦伦。按照文献方法重复反应多次后,未得到目标产物,而得到了脱去三氟甲基的副反应产物,该副产物结构经单晶衍射法证实。该研究证明碱性反应条件下,优先发生的是脱去三氟甲基的卤仿反应,对于可替代格氏反应的反应类型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索。总之,依非韦伦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在拆分剂的选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证实了碱性条件下优先生成副反应产物的反应情况。经过优化,整体反应收率明显提高,成本降低,在节约原料、缩短反应时间等各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研究为依非韦伦实现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调查40—1、汕优63、特优63、威优64、盐籼203等品种各节位的再生穗数和产量,结果表明,再生穗数一般为头季稻穗数的150%以上,最高的可达到246.3%。40—1的再生穗数为头季稻的19
研究并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实验条件为Thermo 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含10 mmol/L SDS)梯度洗脱,流
美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信息),进行审美化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和谐发展的教育。将美育与德智体的课
八十年代以来,含氯化肥发展很快,人们对含氯化肥的肥效进行了。许多研究。我们曾报道了含氯复合肥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含氯复
对第四代战斗机武器火控系统的作战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能达到这些功能必须具备高速数据通讯与数据融合技术,攻击管理技术,综合显示技术,光电雷达技术,头盔瞄准具
本文介绍了机翼翼尖装置减阻的机理,对新舟60飞机剪切翼尖设计、风洞试验和性能效益做了初步分析。
<正>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开宗明义地指明了"政治建军"的重大意义,鲜明地指出了政治工作在强军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一、
农业生产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发挥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必须要有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
一、品种来源及试验经过四云二号系三明市农科所水稻育种研究室于1981年早季选用474作母本与红云33作父本进行杂交。1982年早季将杂种第二代种子分为四份,在重病点的沙县渔珠
为了评价半矮秆基因Rht1和Rht2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应用了以携带对赤霉素不敏感的半矮秆基因Rht1和Rht2的F<sub>1</sub>杂种诱导出的30个小麦加倍单倍体品系。这两个基因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