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CVD)因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众多ICVD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和独立的因素。因此采用高血压动物建立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能更好的模拟人类ICVD,增强动物实验的临床相关性。 已发现生物体内早期DNA损伤可以通过自身DNA修复系统进行修复,后期的DNA损伤因超出自身修复能力而能够诱导凋亡。有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早期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与随后发生的神经细胞死亡有关。由于神经细胞的死亡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伤的基础,因此对DNA损伤和修复的研究有可能深入揭示ICVD的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机制,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新策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对神经细胞损伤后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本实验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RHR)模型,并采用线栓法建立RHR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DNA损伤修复蛋白—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的表达、细胞DNA片段化损伤及GM1对其的影响,从DNA损伤和修复的角度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及GM1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健康SD雄性大鼠,体重90-120g,1-2月龄,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RHR模型。术后2w开始测收缩压,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并监测其血压的变化。 郑州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论文GM: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l及。NA片段化损伤的影响 2.取血压稳定升高4个月、收缩压)160nllnHg且无卒中症状的RIJR,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叭e巧oeelusion,MCAO)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用线栓外,余同手术组。术后观察左侧Home;征和右前肢偏瘫征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 3.动物分组:I组(n二24):正常血压假手术组;n组(n二24):高血压假手术组;111组(n=24):高血压MCAo组:IV组(n=24)高血压MCAo+GMI治疗组:于MCAo前12h、smin及术后12h分别腹腔注射GMI(2 Om叭g)。其余三组均于相同时间、以相同方式和相同剂量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均于缺血lh再灌注3h、6h、12h和24h经心脏灌注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取脑做石蜡切片。 4.观测指标: (l)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鼠脑神经细胞XRCCI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 (2)缺血再灌注24h神经细胞的DNA片段化损伤:末端脱氧核普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即1 transferase一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TtJNEL)检测。 5.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分别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直线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统计,以Q=0.05作为差别有显著意义的检验标准。结果 1.双肾双夹术后Zw大鼠血压开始升高,并持续到术后16w。说明本实验建立的RHR模型是成功的。 2.nl、IV组大鼠出现左侧Homer征,右侧肢体偏瘫,以前肢为重。I、n组大鼠仅有左侧Homer征。说明MCAO模型是成功的。 3.TtJNEL染色:I、n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I区未观察到阳性细胞,川组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I区出现较多阳性细胞,IV组两区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与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说明缺血再灌注2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I区神经细胞发生了明显的DNA片断化损伤,而GM;则减轻了这种损伤。 4.免疫组化染色:I、n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I区出现大量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胞核着色,呈棕黄色;再灌注3h在m组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I区观察到阳性细胞数的明显减少和着色强度的降低,且持续到缺血再灌注24h;再灌注3h在 郑州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论文阳1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l及。NA片段化损伤的影响IV组相同区域观察到阳性细胞数的明显增多和着色强度的升高,且持续到再灌注24h。I、n组之间XRCCI灰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伶0.05);m组再灌注3h、6h、12h和2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I区XRCCI灰度值明显升高,与I组和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0.05);IV组再灌注3h、6h、 12h和24h,海马CAI区与皮质XRCCI灰度值明显降低,与m组、I组和11组相应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再灌注3h在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I区XRCCI表达出现明显减低,且持续到缺血再灌注24h;GM,治疗后XRCCI的表达显著升高,并持续到再灌注24h。 5.m、W组再灌注24h,缺血区皮质TIJNEL阳性细胞数与XRCCI灰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943和0.986,均为p<0.05),海马CAI区TIJNEL阳性细胞数与XRCCI灰度也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899和0.943,均为P<O.05)。由于XRCCI的表达强度与其灰度成反比,从而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XRCCI的表达强度与DNA片断化损伤呈负相关。结论 1.用RHR复制的MCAO模型研究ICVD,具有较强的临床相关性。 2.RHR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XRCCI的表达降低,可能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