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武川县为例,对1961~2003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于2002~2003年进行16种作物生产力和马铃薯密度与播期田间试验,在分析作物耗水量、产量、品质及能量的基础上,结合牲畜用料量及能量消耗,建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线性规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与1960年代相比,近10年气温持续升高,年平均气温上升1.1℃;降水量总体持平,年代间几乎没有变化;年日照时数增加80.5小时;当地气候的变异有利于延长作物生长季,同时也将导致水分亏缺加剧。 (2)从作物耗水量来看,耗水量最大的作物是豌豆、草玉米、油葵、莜麦、胡麻,生育期耗水量为250mm,最小的是青莜麦、覆膜玉米。从作物营养成分来看,作物收获主产品部分脂肪含量最高的是油葵,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马铃薯和油菜,碳水化合物收获最多的是马铃薯和玉米。按能量计算,总产能高的作物依次是草谷子、青贮玉米、油葵和油菜。 (3)对于当地最重要的作物马铃薯,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以5月21日播种、种植密度为45000株/hm~2时商品薯的产量最高。 (4)综合各项指标,建立武川县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模型,模型的结果表明粮、经、饲作物种植比例以66.6∶6.8∶26.6为佳,按当前平均产量计算,净收益为35237.2万元,比不优化增加5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