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介词非空间意义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认知语言学,心理学以及哲学都关注着空间关系及空间体验对于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性。空间介词是英语介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从空间关系向非空间关系的延伸过程,认知语言学认为,正是人类认知活动不断深入的结果。本论文以空间介词的非空间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以往的研究中,概念隐喻通常被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研究空间介词非空间意义最重要的理论。空间介词的非空间意义被认为是从空间域到非空间域的一种映射。但是,运用概念隐喻解释空间关系和非空间关系之间的类比并非完全合理,空间介词的某些非空间意义仅仅用概念隐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例如:空间介词over和under在空间意义上是一对典型的反义词,而它们的非空间意义并不表现出简单的对应关系,over较之under可以表示更多的非空间意义;概念隐喻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over和under从空间域到非空间域的映射并不表现出对应关系,如over的非空间意义中有preference sense,而under却没有相对应的un-preference sense。再如,空间介词in, on和at所形成的介词短语都能表示某种‘状态意义,但是概念隐喻STATES ARE LOCATIONS并不能解释清楚这些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状态’的区别。由于概念隐喻理论在解释英语空间介词的意义延伸时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在认知经验观的基础上,依据Joseph Grady 1997年提出的‘经验相关’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体验与语言表达紧密关联,如数量和高度,重要性和大小这些体验有着紧密相关性),对空间介词over, under和in, on, at的非空间意义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研究中,我们发现空间介词非空间意义的产生和扩展确实受到人们的认知方式的影响,与日常的认知体验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语用强化的作用。我们认为,Joseph Grady的‘经验相关’理论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相比,能更好、更全面地解释英语空间介词非空间意义的扩展,本文的个案研究同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希望这一研究对于今后有关英语教学和介词相关研究有所启迪。
其他文献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硬环境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成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城市。但是,随着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以航运
随着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全业务时代拉开序幕,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大运营商纷纷进入彼此拥有传统优势的业务领域开展竞争。集团客户市场具有ARPU值高、收入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古建筑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之中,是我们当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
<正>亲爱的卡秋莎(1):你的近况如何?八月三十日来信和照片均已收到。我们都很高兴,你这学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卡秋莎,我们也生活得不错。爸爸有点病,目前正在疗养院治疗,很快
公安信息化是适应现代警务变革、推动公安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公安机关能力水平、谋求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
随着新闻工作的日渐成熟,媒体行业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本文从政府、媒体、社会、周围等层面进行了新闻线索发现规律的分析,并根据要素、程度、特点、关注度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
定量实验是在定性实验基础上展开的,要想很好地设计或解决定量实验问题,必须了解定量综合实验设计要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专业的长期分化,建筑专业人士对结构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贫乏认知,导致了在当前出现的非理性结构现象面前失去了立场与思辨依据;现实建筑创作中建筑与结构专业之间有效协同的
都市报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继晚报之后出现的新型城市市民报,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市民的主流读物。本文通过对都市报新闻的分析,对都市新闻写作和编辑方法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