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全社会紧密关注并会持续关注的一个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庆市Q区高年级农村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理论层面上,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规范学习,培养学生个性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强化,规范学生的校内行为和社会行为,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实践层面上,中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区域经济的提高,还有更多关于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思考,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相关部门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本研究采用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用根据《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编制的问卷《小学生行为规范问卷调查》,对重庆市Q区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再深度访谈该区10名一线农村教师。在对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经过以240名Q区农村小学生为预测样本进行的问卷探索性分析和以520名该区农村小学生为正式样本进行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包括新《守则》的九个维度。其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1-0.78之间,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九个维度的模型拟合度良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友善”、“学习”的行为规范均值较低。学生的行为规范在性别、年级、是否小组长、班主任是否语文教师等4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安全行为规范这一维度在不同家庭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行为规范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是小组长”的学生行为规范显著高于“不是小组长”的学生、“班主任是语文教师”的学生行为规范显著高于“班主任不是语文教师”的学生。通过回归分析,家庭成员构成为“妈妈、学生、老人、其他”的学生在“明安全”这一维度均值最高,家庭成员构成为“爸爸、妈妈、学生、老人、其他”为最低。访谈结果显示,该区小学生整体行为规范较好,这一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一致。但是每个班都有一小部分同学行为规范有所缺失,而且缺失时间长而不容易改正。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学习行为规范、友善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通过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需要家长、学校、教师三方合力来提升,主要注重学生“学习”、“友善”、“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具体而言,需要重视学生学习行为规范的培养、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友善行为、将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培养纳入日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