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水下探测平台云端监控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以其大规模、高可靠性以及跨平台性等特点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农作物生长监控和污水处理监控等领域已有云计算的背后支持。但是在近海科考的监测领域,云计算的应用还非常少。当前,传统的近海监测系统普遍以C/S架构实现,这种方法虽然具有响应快速的优点,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安装特定软件,尤其在程序升级维护性方面表现的非常繁琐,其次传统的近海监测系统局限于局域网内使用,无法实现跨平台异地监测功能。这些缺点导致了近海水下监测平台不能大规模发布和集中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海洋监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近海水下探测平台云端监控系统。首先,本文研究了监控系统的软件架构,详细介绍了 C/S和B/S两个典型软件架构的原理并做出了对比,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详细阐明了云平台的类别。针对近海水下平台的监测特点和痛点以及近海水下探测平台云端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要求,本文将云计算和B/S架构进行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云端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接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近海水下探测平台云端监控系统。本系统在结构上从下到上分为四层,即水下数据采集层、数据远程传输层、云端服务器层以及web用户监测层。水下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温度、深度、盐度等数据以及水下设备运行状态的采集。数据远程传输层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解析以及将水下采集数据进行跨网段传输到云端数据库中。云端服务器层主要负责Nginx负载均衡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云平台环境的搭建、数据存储、管理和we b应用的发布。web用户监控层则主要实现用户权限登入、数据实时监测、视频实时监测、历史数据查询以及远程控制功能。最后,本文说明了云端监控系统的测试结果。从数据采集通信、用户权限登录、数据实时监测、历史数据查询、视频监测、远程控制和系统性能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不仅具备上述功能,还在性能方面具备共享性、高维护升级性、实时性、跨平台性、高吞吐量以及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云端监控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其他文献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党和国家实行的一贯政策,为实现这一宗旨制定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方针,并据此制定了主要政策和战略措施.从总体思路来看,改革开放的20年中,以邓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文化软实力、文化人民性、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诠释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
工业时代以来,石油、天然气、液态金属等能源需求巨大,这些流体能源在开采、炼制、交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精密的计量。流体的计量易受电磁场、噪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干扰,其
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关键构件之一,由于其相对轻柔和较低的阻尼,在风雨荷载共同作用以及拉索端部激励作用下斜拉索非常容易发生振动。斜拉索振动的类型较多,其中的参数共振、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加速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催生了许多新生业态,使城市交通出行不断转型升级,“互联网+交通”融合下的典型性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普遍面临着保护与再利用的问题。本文以西正历史街区改造项目为蓝本,对当地文化背景、基地区位条件、街区现存风貌、
松香是一种重要的林化产品,具有防潮、防腐和绝缘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油墨、涂料、橡胶及医疗用品等,但其软化点低、酸值高,难以实现松香自身更高的利用价值,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