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对女性健康的关注,逐渐认识到冠心病对女性同样会产生严重影响。女性心绞痛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又多样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2014年美国心脏病及脑卒中数据显示,冠心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国内关于女性冠心病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绝经后女性胸痛患者行冠脉造影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超声指标的检测,明确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提高女性冠心病的诊治能力,及早干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其发病率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淄矿集团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9名女性住院患者。(1)纳入标准:绝经后女性患者;具有胸痛、胸闷症状;静息心电图存在ST-T改变者。(2)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炎、各种类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肺部及胸膜疾病、胃食管疾病、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近期创伤和除心脏外科手术等。2.(1)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次日空腹抽血,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2)完善颈动脉超声测量及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3)排除禁忌证,择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4)冠脉狭窄结果小于50%的患者,行核素心肌灌注负荷显像;(5)负荷显像结果阳性者下一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1结合CAG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非冠心病组(冠脉正常组)、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组、冠脉病变组;3.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实验室指标(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等)和影像学结果,分析数据。结果:本实验共纳入129名绝经后女性胸痛患者,性别占比无统计学差异,年龄42-83周岁,均无吸烟、饮酒嗜好,其中非冠心病者34例、冠脉病变者66例、CMVD 者 29 例。1.三组患者20项指标中19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除外颈动脉斑块):1.1其中8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超敏-CRP(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尿酸(Uric acid,UA)、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左房大小(Left atrium,LA),P>0.05;11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是年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雌二醇(Estradiol,E2)、颈动脉内膜厚度(Carotic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左心室大小(Left ventricle,L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P<0.05。1.2针对11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分别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得出:1.2.1冠脉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8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是SBP、RDW、FPG、TCH、E2、Hcy、LV、EF 值,P<0.05;1.2.2 CMVD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4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是TCH、RDW、Hcy、IMT,P<0.05;1.2.3冠脉病变组与CMVD组比较:5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是年龄、SBP、LDL-C、E2、EF 值,P<0.05;2.本研究中颈动脉斑块应用定性指标表示,采用X2检验得出:非冠心病组34例患者中检测出颈动脉斑块者为15例,占44.1%;冠脉病变组66例患者中检出者为53例,占80.3%;CMVD组29例患者中检出者为7例,占 24.1%。2.1分别组间两两比较:2.1.1冠脉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脉病变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2.1.2 CMVD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MVD组29例患者中无斑块者为22例,占75.9%;非冠心病组34例患者中无斑块者为19例,占55.9%;CMVD组无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2.1.3冠脉病变组与CMVD组比较:冠脉病变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CMVD组,P<0.01,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3.三组患者收集的20项指标作为自变量,冠脉病变程度为有序因变量,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5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SBP、TCH、RDW、Hcy、EF值,P<0.01。冠脉病变组与CMVD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SBP、RDW、TCH、Hcy,其中RDW和TCH影响最大,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EF值为相关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及意义:1.女性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病变和微血管病变;2.女性冠心病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和影响。(1)传统危险因素:SBP、TCH;(2)新的危险因素:RDW、Hcy;3.主要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为SBP、TCH、RDW、Hcy;其中影响最大的是TCH、RDW,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数值越大,表明冠脉病变可能越严重;4.间接预测因素:颈动脉内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间接预测因素;颈动脉内膜越厚或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越高,提示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同时颈动脉斑块只能反映大的冠脉可能存在病变,却不能反映冠脉存在微循环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