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血管和静脉溶栓是治疗STEMI公认的有效方法。然而,STEMI患者的治疗具有时间依从性,临床实践中很多STEMI患者因各种原因,失去了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那么,不同血管开通时间对STEMI患者预后有何影响?多支血管病变时,是即刻还是择期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梗死相关动脉不同开通时间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如何?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又如何选择?溶栓治疗是否影响心梗后24h-48h就诊的院前溶栓患者的获益?如何对STEMI患者的预后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目前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分析STEMI患者的血管开通时间与STEMI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阐明不同血管开通时间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STEMI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时间,并更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探讨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和延迟PCI的最佳时间窗,分析溶栓治疗时间用于STEMI的治疗时机,分析STEMI相关风险因素指标,建立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系统,为STEMI患者提供更好、更客观的的预后判断标准,提高STEMI患者生存率。
方法
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心内科并接受PCI术的987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次STEMI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保证所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经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方式,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正侧位片以及MACE事件的随访。
采用R3.4.3软件统计分析及做图。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卡方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连续型背景资料,做正态性假设,采用独立t检验、F检验;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做对数正态性假设,使用对数比转换之后,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参数估计,对估计值使用Wald检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双向选择算法,依据AIC准则做模型筛选;所有检验采用双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发病至PCI时间≤12小时患者相比,发病至PCI的时间>12小时患者的AST、ALT、ALB、TBIL、IBIL、APTT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间病变血管支数比较中,发病至PCI>12小时组的三支病变占比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生存率为97.4%(309/317),其MACE事件率为9.15%(29/317);而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达到了98.9%(93/94),其MACE事件率为3.19%(3/9)。说明超过时间窗的患者于7-14天开通罪犯血管意义重大。
4.大于12小时开通血管、行PCI的患者分为三组后,可以看到三组患者在多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AST、ALT、ALB、TBIL、IBIL和APTT,其中AST和ALT都是预后的重要监控指标,也说明延迟开通的三组患者确实与预后有紧密的关联。
5.男性患者中,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死亡率为2.4%,其MACE事件率为11.1%;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死亡率到了1.7%,其MACE事件率为10%;而开通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其MACE事件率为5%和20%。
6.老年患者中,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生存率为93.2%(152/161),其MACE事件率为8.7%(14/161);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达到了97.3%(37/38),其MACE事件率为7.9%(3/38);而开通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和MACE事件率分别为80%(8/10)和20%(2/10)。
7.心梗后24h-48h接受PCI患者根据溶栓与否分为两组,溶栓24-48h后行PCI组的死亡率和MACE事件率分别为0%和4.5%,而未溶栓的患者则为8.4%和11.8%,显著高于溶栓后行PCI的患者(表11)。
8.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年龄、吸烟史、收缩压、心率、HbA1c、killip等级和血管开通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
9.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使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构建了一个风险指标的预后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ROC曲线图的AUC值达到了0.8627,95%置信区间为[0.7245,0.9456]。
结论
1.12小时内行PCI术仍是黄金时间点。本研究发现,超过12小时时间窗,发病在7d到14d的就诊患者行梗死相关动脉的挽救性PCI仍能获益。
2.临床上要重视心梗后24h-48h就诊的院前溶栓的患者,即使没有症状,急诊PCI治疗仍能获益。院前溶栓加补救PCI改善患者预后不亚于直接PCI,可使因溶栓失败而错过再灌注时间窗的患者获得更多临床获益。
3.临床上需要重视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在STEMI发病中的作用。在STEMI临床治疗中,应该因人而异、全面评估,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
4.本研究通过分析STEMI患者的临床指标,构建了一个依据患者的年龄、心率以及术后血钾的变化值的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模型。我们建立的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系统,对于预防急性心梗可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血管和静脉溶栓是治疗STEMI公认的有效方法。然而,STEMI患者的治疗具有时间依从性,临床实践中很多STEMI患者因各种原因,失去了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那么,不同血管开通时间对STEMI患者预后有何影响?多支血管病变时,是即刻还是择期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梗死相关动脉不同开通时间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如何?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又如何选择?溶栓治疗是否影响心梗后24h-48h就诊的院前溶栓患者的获益?如何对STEMI患者的预后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目前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分析STEMI患者的血管开通时间与STEMI风险因素的相关性,阐明不同血管开通时间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STEMI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时间,并更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探讨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和延迟PCI的最佳时间窗,分析溶栓治疗时间用于STEMI的治疗时机,分析STEMI相关风险因素指标,建立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系统,为STEMI患者提供更好、更客观的的预后判断标准,提高STEMI患者生存率。
方法
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心内科并接受PCI术的987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次STEMI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保证所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经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方式,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正侧位片以及MACE事件的随访。
采用R3.4.3软件统计分析及做图。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卡方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连续型背景资料,做正态性假设,采用独立t检验、F检验;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做对数正态性假设,使用对数比转换之后,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参数估计,对估计值使用Wald检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双向选择算法,依据AIC准则做模型筛选;所有检验采用双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发病至PCI时间≤12小时患者相比,发病至PCI的时间>12小时患者的AST、ALT、ALB、TBIL、IBIL、APTT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间病变血管支数比较中,发病至PCI>12小时组的三支病变占比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生存率为97.4%(309/317),其MACE事件率为9.15%(29/317);而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达到了98.9%(93/94),其MACE事件率为3.19%(3/9)。说明超过时间窗的患者于7-14天开通罪犯血管意义重大。
4.大于12小时开通血管、行PCI的患者分为三组后,可以看到三组患者在多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AST、ALT、ALB、TBIL、IBIL和APTT,其中AST和ALT都是预后的重要监控指标,也说明延迟开通的三组患者确实与预后有紧密的关联。
5.男性患者中,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死亡率为2.4%,其MACE事件率为11.1%;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死亡率到了1.7%,其MACE事件率为10%;而开通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其MACE事件率为5%和20%。
6.老年患者中,开通时间在12小时-7天的患者,其生存率为93.2%(152/161),其MACE事件率为8.7%(14/161);开通时间在7天-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达到了97.3%(37/38),其MACE事件率为7.9%(3/38);而开通时间超过14天的患者,其生存率和MACE事件率分别为80%(8/10)和20%(2/10)。
7.心梗后24h-48h接受PCI患者根据溶栓与否分为两组,溶栓24-48h后行PCI组的死亡率和MACE事件率分别为0%和4.5%,而未溶栓的患者则为8.4%和11.8%,显著高于溶栓后行PCI的患者(表11)。
8.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年龄、吸烟史、收缩压、心率、HbA1c、killip等级和血管开通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
9.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使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构建了一个风险指标的预后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ROC曲线图的AUC值达到了0.8627,95%置信区间为[0.7245,0.9456]。
结论
1.12小时内行PCI术仍是黄金时间点。本研究发现,超过12小时时间窗,发病在7d到14d的就诊患者行梗死相关动脉的挽救性PCI仍能获益。
2.临床上要重视心梗后24h-48h就诊的院前溶栓的患者,即使没有症状,急诊PCI治疗仍能获益。院前溶栓加补救PCI改善患者预后不亚于直接PCI,可使因溶栓失败而错过再灌注时间窗的患者获得更多临床获益。
3.临床上需要重视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在STEMI发病中的作用。在STEMI临床治疗中,应该因人而异、全面评估,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
4.本研究通过分析STEMI患者的临床指标,构建了一个依据患者的年龄、心率以及术后血钾的变化值的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模型。我们建立的STEMI风险多指标预测系统,对于预防急性心梗可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